题黄子久画
二十年前识大痴,棕鞋桐帽薜萝衣。星霜老发三千丈,梁栋遗材四十围。图画浑如诗句好,丹砂终与道心违。筲箕永上青松树,犹覆当年白版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二十年前就认识了一个大疯子,他穿着棕色的鞋子,戴着桐木制成的帽子,身着一片片类似松萝的植物衣裳。他的头发随着岁月流逝而变得花白,宛如三千丈高的瀑布。而他的身材就像一棵四十围粗的大树。他的画如同诗句一样美好,但他的内心终究无法与道家修炼相合。在那青松树上,他永远挂起了筲箕,掩盖住了当年的白色木板门。
去完善
释义
1. 大痴:元朝画家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道人、大痴道人等,擅山水。
2. 棕鞋桐帽:棕鞋指用棕榈叶编织的鞋子,桐帽即桐木制作的帽子。这里指作者出游时的装束。
3. 薜萝衣:即藤蔓做的衣服,古人隐士常穿。
4. 星霜:星辰运转,寒暑更迭,喻岁月流转。
5. 三千丈:形容白发之长。
6. 梁栋遗材:比喻黄子久的画作具有栋梁之才的素质。
7. 四十围:古代计量树木粗细的单位,用以形容树木粗大。
8. 图画浑如诗句好:形容黄子久的画作犹如优美的诗篇。
9. 丹砂:朱砂,一种红色的矿物颜料,古人常用于绘画或炼丹。
10. 道心:道教的教义精神。
11. 筲箕:一种竹编器具,用于过滤谷物。
12. 青松:泛指松树,这里比喻黄子久的画作。
13. 白版扉:古时用木板雕刻文字为门扉,这里指家门。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黄子久绘画艺术以及感慨岁月流逝的诗。诗人郑洪通过对黄子久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著名画家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中借用了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如“棕鞋桐帽”、“星霜老发”等,表达了时光荏苒和人生无常的感悟。此外,诗人还指出画作的美妙如同诗篇一般,令人陶醉其中,但画家最终还是无法摆脱世俗的困扰,这与他的修道之心相违背。最后,诗人以“筲箕永上青松树,犹覆当年白版扉”这一景象作为收尾,表达了他对黄子久画作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题黄子久画》的作者是明代诗人郑洪。这首诗作于明朝中期,具体年代已不可考。郑洪生活在明朝正统年间,这时政局相对稳定,经济社会逐渐恢复,文化艺术事业也有很大发展。
在诗人的生活时代,黄子久是一位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作品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郑洪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对绘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鉴赏能力。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黄子久画作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描绘画面中的景物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氛围对于文人画家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许多文人士大夫热衷于书画创作,以表达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政治理想。这种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郑洪的创作,使他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