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王苍雪韵五首 其五

标题包含
次王苍雪韵五首 其五
东阁诸郎总好文,南州多士望龙门。共传江左风流远,且喜河汾礼乐存。白咏青丝归赋咏,黄花翠竹共匏樽。刘蕡一卷匡时策,更待青灯细讨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各位文人墨客都擅长写作文章,南方的众多贤才渴望得到龙门的赏识。大家共同传承江南的风雅传统,并且欣喜于黄河、汾河流域的礼仪和音乐文化得以保存。白诗中的黑发美女与青翠的竹林相映成趣,黄菊与翠竹共享尊酒。刘蕡的一篇关于匡扶时局的文章,让我们在微弱的灯光下仔细探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东阁:古代朝廷的东侧储藏图书之所,此处指文人士大夫聚集之地。 2.诸郎:指众多的文人士大夫。 3.南州:南方地区。 4.多士:众多贤能之士。 5.望龙门:比喻追求功名、地位。龙门,古县名,位于今山西省河津县一带,因有龙门山而得名,相传大禹治水曾过此山,后来成为科举时期举子们争相前往的地方,象征功成名就。 6.江左: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7.风流:指文学艺术的优美风采。 8.河汾:河,黄河;汾,汾水。此处泛指黄河流域。 9.礼乐:礼仪和音乐,这里代表文化和教化。 10.白咏青丝:咏,吟咏;青丝,黑发。这里形容年轻的文人墨客。 11.黄花翠竹:黄花,菊花;翠竹,绿色的竹子。这里用来描绘自然景观。 12.匏樽:一种用葫芦做的酒器。 13.刘蕡:唐朝的一位文人,以博学多才著称,曾任弘文馆学士。 14.匡时策:指刘蕡所写的对国家治理有益的文章。 15.青灯:油灯,因其火焰青色,故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次王苍雪韵五首 其五”,是诗人郑洪与友人唱和之作。首联提及东阁的才子们学识渊博,文采斐然;南州的贤能之士都期望着成为国家栋梁。颔联则表达了对于江南地区的风流文采和黄河流域的礼仪文化的赞美。颈联以白发苍苍的老者诵读诗歌、年轻人赋诗为乐的场景,以及秋日里盛开的菊花、翠竹与酒杯构成的画面,形象地描绘出当时文人雅士的风雅生活。尾联则表达诗人渴望借刘蕡之才治国安邦的雄心壮志,同时也预示着在未来的岁月里,他们会一起在油灯下细细探讨治世之策。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同侪才华的钦佩之情,也展示了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王苍雪韵五首 其五》是明朝诗人郑洪所作。郑洪,生卒年不详,字叔明,号贞一子,明朝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工诗善画,尤以山水闻名。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明朝晚期,即公元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明朝的建立、靖难之役、土木堡之役等。这些事件对当时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们普遍感到世道沧桑,命运无常。 郑洪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代的忧虑。他提到“世事一场大梦”,表达了对自己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波折的无奈之情。此外,他还通过描绘“夜雨鸣窗棂”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百姓的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明朝晚期的乱世,诗人郑洪通过描绘自己及他人的经历,传达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共同心声:感叹世事如梦,期盼和平与安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