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闷
柳叶参差杏叶团,桃花零落荠花圆。那知人事有今日,却忆风光似去年。客路青春谁作伴,庭闱白发梦相牵。浓愁深似三江水,都在沧洲白马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叶参差交错,杏叶簇拥成团,桃花凋落,荠花盛放。没想到人世间会发生如此变化,却回忆起去年的风光依然相似。客居他乡的青春岁月,有谁与我相伴?故乡家中的白发亲人们,梦中彼此挂牵。浓烈的忧愁如三江之水深沉,都汇聚在江边的那片沧洲与白马之间。
去完善
释义
《遣闷》:该诗选自明朝诗人郑洪的《遣闷》组诗。郑洪,字景濂,号强斋,浙江义乌人,明代诗人。
1. 柳叶参差:指柳树的叶子参差不齐。参差,指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2. 杏叶团:指杏树的叶子聚集在一起。团,指聚集。
3. 桃花零落:指桃花凋谢散落。零落,指衰落、凋谢。
4. 荠花圆:指荠花的开放。荠花,一种草本植物的花。圆,指花开茂盛的样子。
5. 那知人事有今日:意思是哪里知道人间事竟然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那知,即“哪知”,哪里知道的意思。人事,指人世间的事情。
6. 却忆风光似去年:意思是回想起去年的风光竟与今年相似。却忆,表示回想。风光,指景色、景象。
7. 客路青春谁作伴:在旅途中度过青春岁月,有谁陪伴着我呢?客路,指旅途、异乡。青春,指青年时期。
8. 庭闱白发梦相牵:在家乡时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梦中都牵绊着彼此的牵挂。庭闱,指家庭、家乡。白发,指老年。梦相牵,指在梦中相互牵挂。
9. 浓愁深似三江水:内心的忧愁犹如三江之水那样深沉。浓愁,深深的忧愁。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10. 都在沧洲白马边:这所有的忧愁都集中在那偏远的水边。沧州,指水边、江边。白马,指船。
去完善
赏析
《遣闷》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浓烈乡愁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中通过对比柳叶、杏叶、桃花、荠花等自然景物的变化,以及描述春天里年轻人在外奔波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感叹时光荏苒、世事无常的情感。同时,通过对家乡的思念和梦中与亲人的相聚,展现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全诗情感深沉,犹如三江之水奔流不息,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无法言表的哀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遣闷》是明朝诗人郑洪的一首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感叹世事无常的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朝后期,即公元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郑洪正值人生的中年,他博学多才,曾任过朝廷官员,但因对时政不满而辞官回乡。他的家乡位于江南一带,那里富饶美丽,但他却时常忧虑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疾苦。他在诗中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时事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当时明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外有倭寇侵扰,内有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皇帝的昏庸无能,宦官的弄权乱政,使得国家逐渐走向衰落。郑洪作为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此深感痛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篇,唤醒人们的爱国之心,共同挽救国家的危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