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上人饮绿轩
半勺沧浪歌濯缨,一瓢天乳酌灵星。绀云满涨蒲萄瓮,青雨长悬玛瑙瓶。不向苏耽寻橘酒,却从陆羽校《茶经》。西江吸尽无穷味,浊世浮沈几醉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半碗江水洗涤帽子,一杯天赐甘露和星星对饮。满瓶红酒犹如葡萄藤,细雨下的翡翠像是挂在瓶子里的玛瑙。不去寻找苏耽的橘子酒,而是跟着陆羽学习《茶经》。喝尽西江的味道,在这纷繁世界里,我们究竟是醉了还是醒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秀上人:即指僧侣或隐士。
2. 饮绿轩:绿是指茶,轩是古代一种建筑形式,饮绿轩就是喝茶的亭子。
3. 沧浪歌:出自于《楚辞·渔父》,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名利而向往与世无争的生活的思想感情。
4. 濯缨:即洗去帽带上的灰尘,喻指超脱尘世的纷扰。
5. 天乳:形容高洁的品质或美好的事物。
6. 灵星:传说中的星星名,代表了祥瑞、智慧与指引。
7. 绀云:深蓝色的云,这里形容茶的色泽。
8. 蒲萄瓮:源自《汉书·礼乐志》“葡萄杯宽”,是一种盛酒的器皿。这里用来比喻装茶的杯子。
9. 青雨:青色的小雨点,这里用来形容茶汤的颜色。
10. 玛瑙瓶:用玛瑙制成的瓶子,这里用来形容茶壶。
11. 苏耽:唐代著名诗人,以嗜酒闻名。
12. 橘酒:橘子酿造的酒。
13. 陆羽:唐朝时期的茶文化专家,被誉为“茶神”。
14. 《茶经》:陆羽所著的茶文化经典之作。
15. 西江:源出江西省的河流,这里泛指江河。
16. 无穷味:指茶的多种滋味。
17. 浊世:混乱的尘世。
18. 浮沉:指人世间的荣辱得失。
19. 醉醒:指人生的迷醉与醒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友人品茗品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享受宁静生活、向往超凡脱俗的心境。诗人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一幅韵味十足的画面。
首联“半勺沧浪歌濯缨,一瓢天乳酌灵星”中,诗人借用《离骚》中的典故,以“沧浪之歌”和“濯缨之水”象征内心的纯洁和高尚,借以表达自己对高雅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而“天乳酌灵星”则表现了品茗时的悠然自得。
颔联“绀云满涨蒲萄瓮,青雨长悬玛瑙瓶”中,诗人用“绀云”、“青雨”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描绘出贮酒、盛茶的器皿,既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又表现出文人雅士的品味与情趣。
颈联“不向苏耽寻橘酒,却从陆羽校《茶经》”中,诗人提到两位古代名人:苏耽是一位传说中的神仙,陆羽则是著名的茶学家。这两句表达诗人追求宁静、超脱的生活态度,并强调品茗比饮酒更有益身心。
尾联“西江吸尽无穷味,浊世浮沉几醉醒”,诗人形象地描述了品茶的滋味和感受,隐含着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流露出诗人在这短暂的人生中对世俗纷争保持清醒认识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情操,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秀上人饮绿轩》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洪在公元1187年左右创作的。这个时期正值宋朝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
郑洪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的家庭世代为官,家境殷实。他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尤其在文学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然而,他在仕途上并不得志,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脱颖而出。这使他感到十分沮丧,开始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一次与秀上人的交流中,郑洪被秀上人的智慧和禅机深深吸引。他们一起品茶论道,探讨人生的真谛。郑洪深受启发,挥笔写下了这首《秀上人饮绿轩》诗,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