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映雪斋

标题包含
映雪斋
八窗阑槛倚冰梁,四座图书贝月光。眼眩欲迷《黄竹赋》,神游疑在白云乡。琼台花满潇潇下,石鼎茶烟细细香。想得哦诗清镜里,霜娥一夜泣潇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八扇窗户下的栏杆紧靠着冰冷的房梁,四面摆放着各种书籍和珍贵的文物。眼花迷乱之间仿佛看到了《黄竹赋》中的景象,精神遨游似乎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华丽的琼台繁花似锦,潇潇飘落下如同仙境,石鼎中煮茶升起缕缕轻烟散发着香气。想象着自己在这清静的境地咏诗作对,美丽的仙子也在深夜为之感伤落泪。
去完善
释义
1. 八窗:指窗户众多。 2. 阑槛:栏杆。 3. 冰梁:此处借指冰冻的地面。 4. 四座:周围座位。 5. 图书:书籍和字画。 6. 贝月:明亮的月光。 7. 黄竹赋:指晋朝谢灵运的诗《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中的“洞彻随阶峻,交加顺牖棂。风琴写澄旷,万响皆抑静”两句。这里以黄竹代指“书卷”或“文献”。 8. 白云乡:指仙境或隐居之地。 9. 琼台:指华丽的楼阁。 10. 潇潇:形容花朵纷纷飘落的样子。 11. 石鼎:陶制的烹煮器具。 12. 茶烟:烹煮茶叶时冒出的蒸汽。 13. 细细香:形容茶香淡而持久。 14. 哦诗:吟咏诗歌。 15. 清镜:镜子。 16. 霜娥:传说中掌管霜降的仙女。 17. 泣潇湘:屈原《九歌·湘君》中有“横流涕兮淅沥”,表示泪流不止。这里借指诗人被美丽的景色感动得流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洪在其书房“映雪斋”读书的情景。从诗题和诗句中可以看出,书房内布置典雅,窗外银装素裹,白雪皑皑。诗人倚靠冰梁式的八扇窗前,借明亮的月光阅读古籍,恍若置身于世外桃源。他一边读着《黄竹赋》,一边感受着仙境般的意境,神思飘逸。随着窗外的风吹落花瓣,浓郁的香气缭绕于茶室中,令人陶醉。可以想象,夜深人静时,诗人在明亮的镜子前吟咏诗篇,仿佛听到美丽的嫦娥在月下哭泣,感叹世事无常。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潜心学术的高尚情操,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映雪斋》是清代诗人郑洪的一首咏物抒怀诗。这首诗描绘了白雪覆盖下的庭院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时间上,《映雪斋》约作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这个时期,清朝刚刚建立不久,社会秩序相对稳定,文化艺术繁荣发展。 在郑洪的人生际遇方面,他在青年时期曾游历江南,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然而,他并未获得科举功名,晚年回到家乡务农。这种经历使他对民间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激发了他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在时代背景方面,康熙年间,清朝国力逐渐强大,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然而,科举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许多有才学的人难以通过科举步入仕途。这使得一些文人在创作时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郑洪的《映雪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