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书怀

标题包含
书怀
默默守吾道,望荣来替愁。 吟诗应有罪,当路却如讐。 陆海傥难溺,九霄争便休。 敢言名誉出,天未白吾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松(847年-901年),字梦徵,唐朝晚期文人。他是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 曹松在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中进士,但因故未能任职。后来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默默地坚守我的道路,希望荣耀来临替代忧愁。 写诗应该有错,但在路上却像敌人一样。 广阔的海域似乎难以沉溺,在九霄之上谁能轻易放弃。 敢于说出名誉的到来,但上天尚未给我一个公正的评价。
去完善
释义
1. 默默:保持沉默,悄悄的。 2. 吾道:我所坚持的信仰或原则。 3. 望荣:期待荣耀的到来。 4. 替:替代。 5. 吟诗:指写作诗歌。 6. 应有罪:可能犯有错误。 7. 当路:指在官场上。 8. 却如雠:却被视为仇人。 9. 陆海:指陆地和海洋。 10. 傥:表示假设。 11. 难溺:难以沉溺其中。 12. 九霄:天空的最高处。 13. 争便休:争相休息。 14. 敢言:敢说。 15. 名誉出:名声和荣誉出现。 16. 天未白吾头:天还没有让我的头发变白。
去完善
赏析
《书怀》是唐朝诗人曹松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坚守自我、不屈权贵的高尚品质。 首联“默默守吾道,望荣来替愁”,揭示了作者淡泊名利,以道义为重的人生追求。他宁愿默默地坚持自己的原则,也不愿因追求虚荣而忧虑。 颔联“吟诗应有罪,当路却如雠”,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自信,即使因此遭人误解甚至仇视也在所不惜。 颈联“陆海傥难溺,九霄争便休”,意思是诗人坚信自己不会沉溺于世俗的诱惑,即便在宦途上遇到困难也决不放弃。 尾联“敢言名誉出,天未白吾头”,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信念:即使有名誉加身,也不改变自己的操守和信仰。 整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坚定的道德立场和不屈的精神风貌,突显了高尚的人格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怀》是唐代诗人曹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70年左右,正值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曹松作为一个文人,经历了科举考试的失败,生活困苦,对社会现实有深刻的认识。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他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现象和对人才的压抑。 在诗歌中,曹松以“一片月”和“万家烟”作为背景,描绘出广阔的社会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他以“萤”自喻,表现出自己在黑暗社会中努力寻求光明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