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
而今何事最相宜。
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
乃翁依旧管些儿。
管竹管山管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万事如同云烟飘散,不知不觉身体已经衰老。如今什么事情最合适呢?那就是喝酒、旅游和睡觉。早点完成税赋缴纳,再计算收入支出。父亲仍然在管理一些事务,比如竹林、山水等。

去完善
释义
1. 《西江月》:这首词的体裁是“西江月”,这是古代词的一种形式。
2. 辛弃疾: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
3.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这两句是说人生中很多事情都像云烟一样很快过去了,而自己的身体已经逐渐衰老。蒲柳,指柳树,这里比喻人的身体。
4.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现在做什么事情最合适呢?喝酒、游玩、睡觉都可以。
5.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早点完成税款的缴纳,然后再计算家庭的收入和支出。
6. 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我还是应该管理一下家里的事情,比如竹林、山水等。

去完善
赏析
《西江月》辛弃疾这首词看似在描述日常琐事,实则蕴含了作者深层的感慨与人生态度。开篇两句“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以云烟和蒲柳形象地描绘出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接下来的“宜醉宜游宜睡”则显示出作者对现世生活的豁达态度,既是对生活的放松和享受,也是对世事的释然。
下阙“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更是凸显了作者对生活的从容应对。虽然生活琐事繁多,但他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生活的热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在这繁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江月》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辛弃疾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81年,即宋孝宗淳熙八年,此时辛弃疾年仅31岁。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军事力量薄弱,而北方金国则逐渐强盛,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辛弃疾在青少年时期曾参与抗金义军,后受朝廷招安,成为南宋官员。然而,他始终无法摆脱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时常以诗歌抒发爱国情怀和人生感慨。《西江月》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