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感怀

标题包含
感怀
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是明朝著名的文人、画家和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唐广德是一位商人,母亲丘氏则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 唐寅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查看更多
Q1324
去完善

译文
不用修炼丹药也不需静坐参禅,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以绘画和诗歌作为生活,游历于花草柳树的边缘。镜子中的身体会随着春天一起变老,灯光下的夫妻也会如同月亮一般圆满。享受无数场的快乐和醉酒,你就是这人世间悠闲自在的神仙。
Q1324
去完善
释义
1. 金丹:道教炼制的药物,可以使人长生不老。 2. 坐禅: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通过静坐冥想达到心境清净。 3. 形骸:指人的形体。 4. 花边与柳边:比喻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美好的人生境地。
Q1324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豁达、快意的生活态度,将人生看作是一场梦幻般的旅行,以自然的状态去体验生活。首联表明了诗人既不追求长生不老的金丹修炼,也不热衷于禅修,而是顺应自然,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展示出禅宗的“放下”境界。中间两联通过画笔和诗笔,以及花边与柳边的踪迹,表现出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镜中的自己随着春天老去,灯前的夫妻如同月亮一样团圆,这种景象充满了生活的温馨和美好。最后一联,诗人表示愿意享受人生的欢乐,陶醉在美酒之中,做一个世俗眼中的神仙,这也是他的人生哲学和生活理念。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展现了一位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智慧。
Q1324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感怀》是明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唐寅的一首抒怀诗。这首诗创作于1471年至1523年间,这是明朝成化至嘉靖时期。这一时期,唐寅生活曲折坎坷,历经世事沧桑。 唐寅自幼聪颖过人,十四岁中秀才,名震江南,然而命运多舛。二十六岁时,唐寅的父母相继去世,家道中落。三年后,他的挚友沈周病逝,让他深受打击。后来,唐寅参加科举考试,却因卷入科场舞弊案被贬为庶民,这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时代背景方面,明朝成化至嘉靖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官场腐败严重,科举制度弊端丛生,让许多有才之士郁郁不得志。在这样的背景下,唐寅用诗歌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Q1324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