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缑氏拜陵回道中呈李舍人少尹

标题包含
缑氏拜陵回道中呈李舍人少尹
忽忝诸卿位,仍陪长者车。礼容皆若旧,名籍自凭虚。 上路花偏早,空山云甚余。却愁新咏发,酬和不相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突然晋升到各位官员的位置,依然陪伴在老者身边共乘一辆车。礼仪和容貌都与过去一样,但我的名声和地位仍然虚无缥缈。 道路上的花儿开得格外早,空旷的山间云彩显得特别丰富。我担心自己的新诗发表后,回应的人无法与我互相欣赏。
去完善
释义
1. 缑氏:即缑氏山,位于今河南省偃师市南。这里可能是指窦牟的故乡或者他曾经任职的地方。 2. 拜陵:一种古代祭祀仪式,祭拜先祖陵墓。 3. 道中:旅途中。 4. 李舍人少尹:李舍人是李姓的舍人官职,少尹是唐代地方行政长官的副职。这里可能是指窦牟的一位同事或朋友。 5. 忽忝:忽然受到赏识。 6. 诸卿位:指窦牟担任的官员职位。 7. 长者车:尊长的车辆,这里是说与李舍人同行。 8. 礼容:礼仪、容貌。 9. 若旧:像以前一样熟悉。 10. 名籍:名声、荣誉。 11. 凭虚:凭空、无据。这里可能是指窦牟觉得自己的名誉并不相符。 12. 上路:离开家乡。 13. 花偏早:这里的“花”可能指的是春天的花朵,因为春天是离别的季节,所以用花来表示离别的心情。 14. 空山云:空寂的山中的云彩。这里用来形容山中宁静的氛围。 15. 甚余:非常充裕。 16. 新咏:新的诗篇。 17. 酬和:相互唱和、应和。 18. 不相如:不如别人。这里可能是指窦牟担心自己的诗才比不上李舍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与友人离别情感的诗歌。首先,作者以“忽忝诸卿位,仍陪长者车”开篇,表达了自己突然间晋升为官员的幸运,并继续陪伴在长辈身边。接下来的诗句“礼容皆若旧,名籍自凭虚”,表现出诗人虽然地位发生变化,但在礼仪和尊敬方面依然保持不变的态度。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名声是空虚的,反映出他对自身能力与职位之间的差距有清醒的认识。 接着,诗人在描述路途景色时,用到了“上路花偏早,空山云甚余”两句,其中“花偏早”隐含了时光流逝、人事无常的意味,而“空山云甚余”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最后,他用“却愁新咏发,酬和不相如”结束全诗,表达了他担心未来无法很好地回应友人的期待和赞誉,揭示出诗人对自己的担忧和挣扎。整首诗将个人情感与旅途景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窦牟所作,创作于贞元年间(785-805年)。此时,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然而,诗歌文化却在这时期繁荣发展,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人。 窦牟在当时是一位有才华的文人,他与兄长窦常、窦叔向并称“窦氏三杰”,在文坛上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窦牟的人生经历并不顺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始终未能及第。这也使得他对官场产生了失望情绪,转而致力于诗歌创作。 在这首诗中,窦牟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不满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他拜祭完先祖陵墓后,在归途中目睹了故乡的风貌,感慨万千。他通过对故乡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这首诗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