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访僧可堂

标题包含
访僧可堂
解装歇马访高僧,门掩东风日又曛。 入定不知禅外事,任侬敲碎北山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停下车马去探访一位得道高僧,把门关上让春风拂面,太阳逐渐暗淡。进入禅定的高僧并不知道世俗的事情,任凭我在北山的云彩中穿梭自如。
去完善
释义
"解装歇马":指停止行进并卸下装备,这里指拜访僧人前的准备工作。 "访高僧":探访德行高深的僧人。 "门掩东风":门被春风吹开,指春天来临。 "日又曛":太阳快要落山,形容时间渐晚。 "入定":佛教语,谓心神专注地静坐。 "禅外":禅修之外的事情。 "任":任凭,随从。 "侬":我,自称。 "北山云":这里指云雾缭绕的山景,用以表现诗人的沉思心境。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访僧可堂”为题,生动地描绘了拜访隐居高僧的过程。开篇两句“解装歇马访高僧,门掩东风日又曛”,描述了自己在春风拂面的日子里,卸下行囊,停下马匹,去探访一位隐居的高僧。而这时,和尚居住的寺门已经关闭,夕阳西下,光线渐暗。 接下来的诗句“入定不知禅外事,任侬敲碎北山云”,进一步传达了诗人与和尚间的深挚感情。因为沉浸在禅修之中,这位高僧对外界俗事浑然不觉,任由我在门外叹息,如同打破山间的白云那样无助。 这首诗的意境淡雅宁静,透露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求内心宁静的精神追求。通过刻画高僧的形象,诗人展现了对高尚品质和禅定精神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访僧可堂》是宋代诗人邵棠的一首题咏诗。诗歌表达了诗人访问僧院时的心境和对僧人生活的向往。下面我们来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我们知道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大约是公元960-1279年。在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许多士人喜欢以游览佛寺、向僧侣请教为雅事。 其次,关于诗人邵棠,他在这一时期的生平和人生际遇我们知之甚少。但他作为宋代的一位文人,可能受到时代风尚的影响,对佛教哲学和精神有所领悟,因此创作了这样一首题咏诗。 再次,在诗人所处的时期,即北宋时期,儒家文化经过唐代的繁荣之后逐渐转为内向和反思,人们开始寻求心灵的慰藉,而佛教思想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当时社会的风气是以学习佛教教义为荣,不少文人士大夫纷纷投身佛教事业,甚至出家为僧。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邵棠自然会对僧人的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