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回舟石壁书感

标题包含
回舟石壁书感
熏风入佩舞翩翩,不到林泉二十年。 钟歇恐惊岩豹隐,水流不动石牛眠。 野桥风月诗愁里,客路光阴归鬓边。 长笑一声烟雨暝,书堂唤起贯休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香风吹拂进入衣襟伴随着翩翩起舞,仿佛离开了山林泉水已有二十载。钟声停止怕是惊动了潜藏在岩石间的豹子,水声流动却不能使河床上的石牛安眠。山野的桥梁和风月美景沉浸在诗意忧愁之中,旅途的时光流逝如同白发渐渐爬满两鬓。纵声大笑烟雨弥漫在黄昏时分,读书堂中唤起贯休和尚的诗句与禅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熏风:即南风。古代以薰为南方之风,温暖宜人。 2. 林泉:指山林泉石之景,泛指隐居之地。 3. 钟歇:此处比喻钟声停息,表示宁静的氛围。 4. 岩豹隐:描述山岩间的豹子隐藏起来,暗喻作者自己像豹子一样在山林间隐居生活。 5. 石牛眠:形容水流缓慢、静谧的景象。 6. 野桥:野外的小桥,这里用来借指山野景物。 7. 风月:风和月,代指美好的景色。 8. 诗愁:因诗而生的忧愁。 9. 客路:旅人征途中的道路,这里指人生旅程。 10. 归鬓边:指两鬓白发的出现,表示年岁的增长。 11. 烟雨暝:烟雾笼罩的细雨天气。 12. 书堂:读书的地方。 13. 贯休:唐五代时期的僧人、画家、诗人。此处将贯休与禅宗相联系,暗示诗人对禅宗哲理的领会。
去完善
赏析
《回舟石壁书感》这首诗通过描绘林泉、岩石、溪流等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间的感悟。 首联“熏风入佩舞翩翩,不到林泉二十年”中,“熏风”指的是初夏的热风,这里用来形容作者的兴致盎然。“翩翩”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舞动衣袖的情景,体现出作者愉悦的心情。而“不到林泉二十年”则意味着作者已经很久没有领略过林泉的美景了,流露出作者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 颔联“钟歇恐惊岩豹隐,水流不动石牛眠”通过对“岩豹”和“石牛”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谐。其中,“钟歇恐惊岩豹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出岩豹在听到钟声后的警觉,反衬出环境的宁静;“水流不动石牛眠”则以石牛在水流中安详地睡眠的形象,突出了自然的恬静与和谐。 颈联“野桥风月诗愁里,客路光阴归鬓边”表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其中,“野桥风月诗愁里”是作者站在野桥上看到的风月美景,引发了他的诗意和乡愁;“客路光阴归鬓边”则是作者在旅途中感受到的时光流逝,使他不禁生出白发的感叹。 尾联“长笑一声烟雨暝,书堂唤起贯休禅”中,“烟雨暝”形象地描绘了烟雨朦胧的景象,为全诗营造了清幽的氛围。而“长笑一声”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豪放与洒脱,表现了他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喜悦。最后,“书堂唤起贯休禅”则是作者以贯休的禅意为引子,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回舟石壁书感》是宋朝诗人邵棠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4年,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靖康之耻、南宋建立等,这些都对邵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段时间里,邵棠作为一位诗人,他的人生际遇也非常坎坷。他在官场上的沉浮不定,使得他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曾在诗中写到:“回首功名尘与土,不胜长恨绕江山。”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邵棠生活的时代,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回舟石壁书感》。诗中,他以回舟石壁为象征,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