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对花
病香无力被风欺,多在青苔少在枝。
马上行人莫回首,断君肠是欲残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病弱的花香承受不住风的摧残,多数落在青苔上,很少留在枝头。骑马经过的人请不要回头张望,当你看到这景象的时候,也正是它即将凋谢的时刻。
去完善
释义
1. 暮春:春天的最后一个阶段,通常在公历4月至5月之间。
2. 对花:观赏花卉。
3. 病香:这里指开花不旺盛或者已经凋谢的花朵。
4. 无力:没有活力或体力。
5. 被风欺:被风吹落或吹散。
6. 多在:大部分。
7. 青苔:一种绿色植物,常见于阴湿的地方。
8. 少在枝:少数还留在树枝上。
9. 马上:骑马的人。
10. 行人:路上行走的人。
11. 莫回首:不要回头看。
12. 断君肠:使你感到难过。
13. 欲残时:快要凋谢的时候。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象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病态的花朵、枯萎的枝条和衰败的春天景象,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诗句中的“断君肠”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与孤独的深深无奈。总的来说,这首诗歌以暮春为背景,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人世离别的深刻理解和感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暮春对花》是晚唐诗人崔橹的一首咏花诗。此诗作于公元9世纪初的唐朝末期。此时唐朝国势渐衰,朝政腐败,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崔橹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虽然才华横溢,却未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他的生活经历坎坷,多次遭受贬谪。这些人生际遇使他对现实有了更深的体会,也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百姓的苦难。
在这首诗中,崔橹通过对暮春时节花朵凋谢的描绘,抒发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同时,他也暗示了唐朝衰败的现状以及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痛苦。整首诗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