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贺刘后村除兵侍兼直院

标题包含
贺刘后村除兵侍兼直院
人物依然元祐中,鶑边系马亦金狨。 相君惟忆刘夫子,学士须还儋秃翁。 翰苑鹤天双鬓雪,玄都燕麦几春风。 老来始得文章力,前有欧公后益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善珍,字无垢,俗姓李,号雪窦,又号雪窦山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善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长大后,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元祐年间,人们聚集于莺语花林间系马停留,身着金狨衣。 君王所念的只是那位才子刘夫子,才子们终将返回他们的田园。 昔日翰林院的诸位前辈已满头白发,就像翱翔在晴空中的仙鹤,而他们的风度,就如春天里的绿草、清风吹拂下的麦田。 年老的时候,我才真正理解文章的深度和力量,就像欧公和益公这两位古人一样,笔端流传千古。
去完善
释义
1. 元祐:北宋年号,公元1086年至1094年,此时期崇尚文化,人才辈出。 2. 鸎(yīng)边系马:指欧阳修的《鹎鵊词》:“翠翘金缕双緌带,凭阑浅画青楼外。”“莺边系马双飞去。”这里以欧阳修自比。 3. 金狨:一种高贵的马具,这里借指宝马。 4. 相君:宰相。 5. 刘夫子:指刘后村,他曾任兵部尚书,学识渊博。 6. 学士:文官职位名,此诗作者为学士,借指自己。 7. 儋(dān)秃翁:指唐代诗人杜甫。 8. 翰苑:文人的聚集地,指翰林院。 9. 鹤天:形容白发苍苍的样子。 10. 玄都:指唐朝都城长安,也是李商隐的故居。 11. 燕麦:植物名,此处借指春天的气息。 12. 欧公:指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13. 益公:指苏轼,谥号为文忠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释善珍为祝贺刘后村晋升为兵侍(军事官员)并兼任直院(皇家书院的主管)而作。诗中对刘后村的人格和才华进行了高度评价,同时也表达了对元祐时期(北宋哲宗时期,1086-1093年)文人政治的怀念。 首联“人物依然元祐中,鶑边系马亦金狨”表达了诗人对刘后村人格与品质的赞誉,将其比作元祐时期的杰出人物。这里的“鶑边系马”是指将骏马系在莺鸟的啼鸣声中,寓意着刘后村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 颔联“相君惟忆刘夫子,学士须还儋秃翁”则是对刘后村在学术和政治上的成就的肯定。其中,“相君”指宰相,“刘夫子”暗指刘后村;“学士”指翰林学士,“儋秃翁”是对诗人的自嘲。这两句表明了刘后村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他在学术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 颈联“翰苑鹤天双鬓雪,玄都燕麦几春风”描绘了刘后村年老时的形象。其中,“翰苑”代指皇家书院,“鹤天双鬓雪”形容他的白发苍苍;“玄都”指长安,这里借指宋朝的都城,“燕麦几春风”意指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这一联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刘后村丰富的阅历和高尚的品质。 尾联“老来始得文章力,前有欧公后益公”是对刘后村文学成就的赞美。其中,“欧公”即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益公”即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诗人认为,刘后村虽然年迈,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却与日俱增,可以与欧阳修和苏轼相媲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贺刘后村除兵侍兼直院》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善珍为祝贺刘后村晋升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而创作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国侵略和战乱频繁,国家需要大量军事人才来保卫国土和维护国家安全。刘后村作为一名文臣,他在任期间表现出色,为国家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他被晋升为兵部侍郎,负责军事事务。同时,他还兼任直学士院,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和政策文件。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文人墨客之间相互推崇、互相排挤的现象较为严重。释善珍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文人,他深知刘后村的才能和品质,因此在刘后村晋升之际,特意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对他的祝贺和支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