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邓慎思同舍问及故山景物用钟字韵诗以答

标题包含
和邓慎思同舍问及故山景物用钟字韵诗以答
草庐高卧对千峰,白眼谁能顾万锺。 仄席不因天子诏,藏诗未许世人逢。 他年社禝勋如立,归老烟霞志会从。 五柳一松应好在,月明空自结阴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草庐中闲适地躺着俯瞰众多山峰,这超脱的态度又有谁会在意那丰厚的俸禄呢。 不因为皇帝的召唤而轻易起身,诗歌也不让世人随意阅读。 在将来为国家立下赫赫功勋后,我会回到乡野实现我的烟霞之志。 五株柳树一棵松树应该长得很好,明亮的月光下只有它们自己郁郁葱葱。
去完善
释义
草庐:即茅草屋,这里指诗人居住的地方。 高卧:躺在床上休息,这里表示悠闲的生活状态。 白眼:不屑一顾的神情。 万锺:形容丰盛的佳肴或丰厚的俸禄。 仄席: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天子诏:皇帝的命令或旨意。 藏诗:这里指隐藏自己诗人的身份。 世人:普通百姓。 社稷:国家的象征,代指国家。 勋如立:立下赫赫战功。 归老:退休养老。 烟霞:山水风光,代指自然景色。 五柳一松:比喻诗人故乡的美好风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耿南仲所作,诗意丰富,语言优美,表达了他对故乡景物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草庐高卧对千峰”描绘了诗人身处简陋的茅草屋中,却能看到周围环绕着的层峦叠嶂的美景,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环境的淡然心境。次句“白眼谁能顾万锺”则通过“白眼”这个成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不屑一顾的态度。 接下来两句“仄席不因天子诏,藏诗未许世人逢”更进一层,诗人表示他不会因天子的召唤而离开自己的陋室,也不会让世人轻易地看到他的诗篇,这体现出了他对独立人格的坚守。 然后,“他年社稷勋如立,归老烟霞志会从”表达了诗人对将来的期望:假如有朝一日能为国家建功立业,他也会选择在晚年回归田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最后两句“五柳一松应好在,月明空自结阴浓”运用陶渊明“五柳先生”的典故,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故乡景色的眷恋。作者想象那五株柳树和一棵松树在月光下投下浓浓的阴影,仿佛是在诉说着自己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末年,时局动荡不安。在政治舞台之上,新旧势力交替更迭,朝廷内外矛盾重重。作为文人墨客,耿南仲在此敏感时期走入了历史画卷之中。这首《和邓慎思同舍问及故山景物用钟字韵诗以答》正是创作于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 耿南仲,字希远,其文学成就颇高,尤其擅长写诗,深受当时文坛的认可。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与时任尚书省秘书郎的邓慎思成为了同事。他们常在一起交流诗歌创作心得,畅谈人生理想。在一次闲暇之余,邓慎思问起耿南仲家乡故山的景色风光。怀乡之情油然而生,耿南仲遂挥毫泼墨,赋诗一首,以此表达其对故乡的眷恋与怀念。 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抒发了耿南仲对家乡故山景色的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身处北宋末年的无奈与彷徨。他目睹着国家命运的多舛,感受着社会变革的波涛汹涌。在这首诗里,我们仿佛能看到耿南仲那颗忧国忧民的心,以及对故乡景色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