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邓慎思初入试院

标题包含
和邓慎思初入试院
昭回云汉九天横,冠带彬彬尽俊英。 梁国有珠光照乘,赵人怀璧价连城。 道山邃处分群彦,文律持来考正声。 秋晚定知谁入彀,叔通还进鲁诸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壮丽的云彩横跨天空,无数衣着得体的人都充满了才华和智慧。在晋国有一颗闪耀的明珠,赵国也有一块稀有的美玉价值连城。道山的深处汇聚了无数的人才,用文学和法律的准则来判断正确的声音。到了秋天,一定知道谁能脱颖而出,李叔通也将向鲁国的学者们学习。
去完善
释义
1. 昭回云汉九天横:昭回,指光明显著;云汉,指高空,亦为云彩之高远。九天,指极高之处。横,即宽阔无边的样子。这句描绘了诗人在高空中看见的天象景象,象征着士子们在此时的璀璨光芒。 2. 冠带彬彬尽俊英:冠带,古代士人的服饰,这里代指士人;彬彬,形容士人群英的儒雅风姿。俊英,指英俊杰出的人才。这句以冠带、彬彬来形容士子们的风貌与才情,展现出了一个充满书生气的景象。 3. 梁国有珠光照乘:梁国,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一;有珠,指夜明珠,寓意才华横溢的士子。珠光照乘,比喻士子们的光辉照耀着全国,寓意着这些士子的才华举世瞩目。 4. 赵人怀璧价连城:赵人,指赵国的人,这里借指有才干的人;怀璧,比喻有珍贵之才;价连城,意为价值连城。这句描述的是那些有才干的士子们,他们的才华犹如稀世珍宝,价值连城。 5. 道山邃处分群彦:道山,指学术思想的高深境界;邃分,指深邃之分。群彦,指众多有才华之人。这句意思是,在学术思想的至高境界中,众多有才华的士子们各展其长。 6. 文律持来考正声:文律,指文章创作的规律、法则;持来,拿来之意;考正声,即考察、甄别正确的声音。这句意思是,通过文章的创作规律,甄别出最正确的声音,即优秀的作品。 7. 秋晚定知谁入彀:秋晚,指科举考试的时间;入彀,指进入科举考试的范围。这句意味着到了科举考试的时候,就知道哪些士子能够脱颖而出,顺利中举。 8. 叔通还进鲁诸生:叔通,指汉代孔僖,他因才学出众被任命为太子舍人;鲁诸生,指孔子门下的众弟子。这句是用孔僖的例子激励士子们努力学习,争取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科举考试的热闹场面和作者对于选拔人才的关注与期待。诗中的“昭回云汉九天横”表达了对考试现场的宏大场面的描绘,展现了众多考生齐聚一堂的盛况。接下来的两句“冠带彬彬尽俊英,梁国有珠光照乘,赵人怀璧价连城”则是对考生们的赞美,认为他们都是有才之士,如同璀璨的明珠,价值连城。 紧接着的“道山邃处分群彦,文律持来考正声”则表现了考场上的严谨氛围,考生们正在按照文律要求认真答题,以此考核他们的才学。最后两句“秋晚定知谁入彀,叔通还进鲁诸生”则是作者对于考试成绩的期待,希望这些有才之士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对科举制度的认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邓慎思初入试院》是南宋诗人耿南仲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和邓慎思在科举考试中首次进入试院时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于科举考试和功名富贵的看法。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详。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到了鼎盛阶段,许多文人墨客都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然而,这个时期的科举制度也存在很多问题,如腐败、徇私舞弊等现象严重,使得一些真正有才华的人无法脱颖而出。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耿南仲正处于中年时期,他的生活经历和政治背景对他这首诗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耿南仲曾任过地方官吏,对科举制度的弊端有切身体会。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对邓慎思的勉励和支持。 总之,《和邓慎思初入试院》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弊端,以及作者对于科举考试和功名富贵的独特见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心态,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