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感皇恩

标题包含
感皇恩
和气霭微宵,黄云飘转。 东阁观梅负诗眼。 满斟绿酒,唱个曲儿亲劝。 愿从今日去,长相见。 宝幄欢浓,玉炉香软。 彼此宜冬镇长键。 绣床儿畔,渐渐日迟风暖。 告他事事底,饶一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和煦的微风吹过深夜,黄色的云朵在空中飘荡。在东阁观赏梅花,欣赏着那美丽的景色,就像是品味一首诗歌。满满地倒上一杯绿酒,唱着小曲向它走去。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能够一直这样相见。在富丽的帏帐里共享欢乐,玉炉中散发着温馨的气息。我们彼此在这个冬天应该经常保持联系。在床榻旁边,阳光渐渐洒下来,温暖的风吹拂而过。跟它说所有的事情都会过去,放自己一马吧。
去完善
释义
和气:和顺之气;霭:雾气;微宵:夜晚。 黄云:此指黄河一带。 东阁:汉代梁孝王在京师筑东苑,其处称为东第,又建山于苑中,极宴行乐。 绿酒:绿色的酒。 曲儿:歌曲。 宝幄:华丽的帐幕。 欢浓:欢乐的气氛浓厚。 玉炉:玉制的香炉。 宜冬:适宜在冬季。 长键:长久安定。 绣床:有花纹的床铺。 日迟风暖:形容天气宜人。 事事底:每一件事情。 饶一线:比喻留给对方一线生机。
去完善
赏析
《感皇恩》沈端节这首词是一首描绘冬日赏梅和祝愿幸福生活的作品。首句“和气霭微宵,黄云飘转”点明了时间和环境,微霄指的是初春的夜晚,黄云则是对初春景象的描绘。接下来“东阁观梅负诗眼”表达了作者在东阁欣赏梅花的心情,他用心去感受这份美,不负自己的诗人才情。 下片“宝幄欢浓,玉炉香软。彼此宜冬镇长键。绣床儿畔,渐渐日迟风暖。告他事事底,饶一线。”则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的温暖情景。夫妻恩爱,室内温暖如春,作者用宝幄、玉炉等物象来营造这种气氛。接下来的“绣床儿畔,渐渐日迟风暖。”则是表达随着时间推移,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最后两句“告他事事底,饶一线。”则是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希望自己和心爱的人能共度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感皇恩》是南宋诗人沈端节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78年,即宋孝宗淳熙五年。此时正值南宋中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在创作这首词时,沈端节已是六旬老者,经历了人生的沧桑变化。他曾为官清廉,却因直言不讳而屡遭贬谪。在这一时期,他深感世事无常,对人生有了更深的领悟。 沈端节所处的时代,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对外屈服于金朝,对内则加紧对人民的压迫。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知识分子纷纷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希望国家能够振兴。沈端节也不例外,他的这首《感皇恩》正是表达了这种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