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郊
难得晴如许,春游第一番。
鸟啼花底树,云裹面前山。
马跃平沙地,帆投落日村。
戏呼渔子问,吾与汝谁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阳光如此明媚,正好去踏青游玩。
鸟儿在花间鸣叫,白云环绕着远山。
马儿奔驰在沙滩上,帆船消失在落日的村庄。
我笑着问渔夫,我们谁更悠闲呢?
去完善
释义
1. 晴如许:像这样的情况,指的是难得的晴朗天气。
2. 春游:在春天进行的户外游玩活动。
3. 第一番:第一次。
4. 鸟啼:鸟儿啼鸣。
5. 花底树:花丛之下的树木。
6. 云裹:云雾缭绕的样子。
7. 马跃:马匹飞跃。
8. 平沙地:平坦的沙地。
9. 帆投:船帆投入水中,形容船只靠近岸边。
10. 落日村:夕阳下的村庄。
11. 渔子:渔夫。
12. 吾与汝:我和你。
去完善
赏析
《出郊》是明朝诗人赵汝绩的一首描绘春天出游景象的诗歌。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风景以及自己在其中的活动的描述,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首联“难得晴如许,春游第一番”,点明了诗人对春日晴朗天气的珍视和喜悦。"难得晴如许"表达了对明媚春光的热爱,也强调了这次春游的难得与珍贵。“春游第一番”则表达了这是首次在春天外出游玩,充满新鲜感。
颔联“鸟啼花底树,云裹面前山”,通过听觉和视觉描写了春天的自然美景:鸟儿的鸣叫声从花树下传来,白云缭绕在山间。这一联将春天的生动、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马跃平沙地,帆投落日村”,展现了宽阔的平原沙地和落日的乡村景观。“马跃”表现了驰骋沙地的自由,而“帆投”则是看到航船在落日的映衬下,驶向远方的村落,给人一种宁静之感。
尾联“戏呼渔子问,吾与汝谁闲”,诗人向渔父发出戏谑的问题:你我谁更悠闲?表现出诗人在欣赏大自然的同时,对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尽享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致。
总的来说,整首诗描绘出一幅生动自然的春游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出郊》是明朝诗人赵汝绩的一首描绘春天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具体时间不详,但从诗中的内容可以推断出当时正值春季。
赵汝绩生活在明朝的后期,这一时期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严重,民间疾苦频发。赵汝绩作为一个关心民瘼的文人,对当时的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民间生活和社会现象,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现实关怀。
在《出郊》一诗中,赵汝绩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关切。诗中以踏青、放风筝等春日景象为背景,展现了人们在春天里欢快愉悦的生活场景。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浸在春光的美好之中,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底层的贫困和不公。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深沉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