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豪俊气如虹。
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
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
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往事逐孤鸿。
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
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拼千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星空下,扬州如同牛郎星和织女星般分隔,地域辽阔,连接着淮海地区。这里的万家灯火,犹如繁星点点,繁华无比。春天来临,花儿盛开,香气四溢,鸟儿欢快地歌唱,人们被唤醒,珠帘高挂,十里春风拂面。这里的人们豪情壮志,如同彩虹般绚烂。穿着华丽服饰,骑着骏马,结伴而行,街头巷尾,垂柳依依,画桥横跨,绿树成荫。回想起过去的繁荣昌盛,有那神秘的迷楼,如北斗七星般璀璨;月观高悬,如星空般辽阔。精美的锦缎制作成的船帆,明珠洒落,如同雨点般美丽。这些荣华富贵的景象,怎能与那些爵位、马匹、龙鱼等相比呢?过去的辉煌,如同孤鸿远去,只剩下乱云流水,环绕着离宫。最好的是能够挥毫泼墨,写出万字的诗篇,尽情享受,不惜一饮千钟美酒。

去完善
释义
1. 星分牛斗:指扬州的地势像牛斗的星象。
2. 疆连淮海:扬州地处江苏和安徽交界处,靠近淮海地区。
3. 万井提封:形容扬州人口众多。
4. 花发路香:形容扬州春天的美景。
5. 莺啼人起:形容扬州春天的鸟语花香。
6. 珠帘十里东风:形容扬州繁华的市井生活。
7. 豪俊气如虹:形容扬州豪杰的气概如彩虹般壮丽。
8. 曳照春金紫:形容扬州富丽堂皇的建筑。
9. 飞盖相从:形容扬州繁华的市井生活。
10. 巷入垂杨:形容扬州街道两旁的柳树。
11. 画桥南北翠烟中:形容扬州画桥的美丽景色。
12. 追思故国繁雄:回忆过去扬州的繁荣昌盛。
13. 有迷楼挂斗:指扬州迷楼的美景。
14. 月观横空:指扬州月观的美景。
15. 纹锦制帆:指扬州丝绸制品。
16. 明珠溅雨:指扬州珍珠饰品。
17. 宁论爵马鱼龙:指扬州的繁华景象。
18. 往事逐孤鸿:指过去的美好回忆如同孤鸿远去。
19. 乱云流水:形容扬州的繁华景象。
20. 萦带离宫:形容扬州离宫的美丽景色。

去完善
赏析
《望海潮》是宋代文学家秦观的一首描绘扬州美景的诗词。诗中以星斗分野、淮水疆界来描绘扬州的地域特色,再以繁花似锦、莺歌燕舞来展现扬州的繁华景象。诗人以豪俊之气来形容扬州的繁荣,同时也表达了对故国繁雄的怀念之情。
在诗中,诗人通过对扬州的景色、人文和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扬州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诗人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词既具有优美的意境,又具有深刻的内涵。
总的来说,《望海潮》是一首描绘扬州美景和抒发诗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佳作。诗人以优美的文字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展现了扬州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得这首诗词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望海潮》是北宋词人秦观的一首名篇。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85年至1093年之间,正值宋哲宗在位时期。在这段时间里,秦观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先是被任命为太学博士,后又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受到新旧党争的影响,他被贬谪到杭州。
在这个时期,北宋的社会政治氛围十分复杂。一方面,宋哲宗继位后,试图恢复新法,以解决国家财政危机;另一方面,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使得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在这种背景下,秦观的词作也反映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望海潮》一词描绘了杭州的美丽风光,同时也寄托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秦观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秦观成为北宋词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