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清閟阁

标题包含
清閟阁
虚堂幽幽竹森森,直节常便静者心。 秋槛风高声戛玉,夜庭月白影筛金。 檀栾相对复何有,挂壁丹青古名手。 飞泉激石涌崖间,更爱霜鸿下苇滩。 锦题玉轴照清閟,夐无一点尘埃气。 百寻砌下日相亲,千亩渭川空自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 空荡荡的房间里,青翠的竹林显得格外幽深。笔直的竹节总是能让心静下来。秋天的时候,倚靠在窗前,风吹过竹子发出的声音如同撞击玉石一般清脆;夜晚时分,月光洒在庭院中,竹子的影子犹如筛子筛出的金色粉末。 这里有一幅描绘竹子的画作挂在墙上,它是出自古代著名画家的手笔。画面中竹子繁茂,似乎没有别的景物存在。泉水击打在石头上发出响声,宛如从悬崖上涌出一般,令人喜欢不已。霜降时节,鸿雁飞落在芦苇滩上,真是让人更加喜爱这美丽的景致。 华丽的花纹与玉质的卷轴照亮了这清静之地,画面干净得没有一点尘埃。在这百尺高的台阶之下,我和它越来越亲近;而在那千里之外的渭水河边,竹子独自生长着绿意盎然。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清閟阁:清閟,清净幽深;阁,楼阁。 2. 虚堂:空寂的厅堂。 3. 幽幽:幽深的样子。 4. 竹森森:竹林茂盛的样子。 5. 直节:竹子挺直的枝干,这里指竹子的高尚品质。 6. 常便静者心:常常使清静的人心情愉快。 7. 秋槛:秋天里的栏杆。 8. 声戛玉:声音清脆如同玉器相击。 9. 夜庭:夜晚的庭院。 10. 月白:月光皎洁。 11. 影筛金:月光透过竹叶的缝隙,如同筛子筛金粉般洒在地上。 12. 檀栾:形容竹子的挺拔。 13. 相对复何有:有什么能与之相比呢? 14. 挂壁丹青古名手:墙上挂着古代著名画家的画作。 15. 飞泉激石涌崖间:瀑布从山岩上倾泻而下。 16. 霜鸿:秋天的鸿雁。 17. 下苇滩:降落在芦苇滩上。 18. 锦题玉轴:书画的装裱和卷轴,表示书画的珍贵。 19. 清閟:这里是“清閟阁”的省略。 20. 夐无:遥远没有。 21. 百寻砌:百寻,一寻为八尺,百寻是形容高度很大;砌,台阶。 22. 日相亲:每天靠近它。 23. 千亩渭川:千亩,形容面积广大;渭川,渭水边的田地,这里用来比喻竹子繁茂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清閟阁》是一首描绘宁静诗意的诗歌。诗人以幽静的书房、挺拔的竹子、悠扬的风声、皎洁的月光等元素构建了一个远离喧嚣的清幽世界。同时,作者通过画作、飞泉、霜鸿等景物的描绘,展示出大自然的壮丽和生命的活力。最后,诗句“百寻砌下日相亲,千亩渭川空自翠”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整首诗韵律和谐,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閟阁》是南宋诗人薛绍彭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初期(1127-1279年)。在这段时间里,薛绍彭生活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他是一位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文人雅士。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唐宋之交,经历了北宋末年的战乱和金兵南侵。南宋建立后,虽然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北方的沦陷使得文人士大夫们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开始关注国家命运,反思历史教训,寻求救国之道。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如诗歌、散文等。 薛绍彭作为南宋初期的文人,他的诗歌创作也受到这种时代氛围的影响。在《清閟阁》一诗中,他以“清閟阁”为题,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通过对山水景色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初期文人崇尚自然、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