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书杭州西湖涉公堂

标题包含
书杭州西湖涉公堂
孤舟孤鹤与孤云,湖上深居自不群。 高卧可能容一榻,青山西岸且平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条小船、一只仙鹤和一朵孤独的云,在湖边独居,独立于世。在这宁静的地方,我躺在一张小床上,欣赏着青山的美景,享受着生活的宁静。
去完善
释义
1. 孤舟:孤独的小船,指诗人自己。 2. 孤鹤:孤独的仙鹤,比喻高洁的品性。 3. 孤云:孤独飘荡的云彩,象征诗人的闲适心境。 4. 深居:隐居在深处,指涉公堂所在位置。 5. 不群:不与世俗为伍,表示诗人超脱世俗的态度。 6. 高卧:形容舒适地休息或睡觉。 7. 一榻:一张床铺,指诗人起居之处。 8. 青山西岸:此处指的是西湖的西岸,即涉公堂所在之地。 9. 平分:将青山西岸的美景平分给诗人。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书杭州西湖涉公堂》中,诗人以“孤舟孤鹤与孤云”开篇,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寂寥的画面,表现出诗人在西湖边孤独而超脱的心境。紧接着的“湖上深居自不群”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然,以及他对独立精神的执着追求。这种心境和追求在“高卧可能容一榻,青山西岸且平分”这两句中得到深化,表达了诗人渴望在大自然中找到归宿的愿望。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哲学和审美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杭州西湖涉公堂》是宋朝诗人释保暹所创作的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4年左右,正值宋朝南渡之后的历史时期,当时文人墨客云集杭州,游历名胜,饮酒赋诗,使得西湖周边的文化氛围异常浓厚。 释保暹,南宋著名僧侣,他遁入空门之前是一位文人,曾在朝为官。后因政局动荡,看破红尘,出家为僧。由于他在文学上的造诣颇深,因此得以跻身名士之列,成为当时的文化名人。 在释保暹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以杭州为都,史称“临安”。此时,由于战乱渐息,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江南地区的社会生活趋于稳定。杭州作为南宋都城,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文人骚客在此聚集。西湖周边的文人雅集更是成为一时之盛。在这种背景下,释保暹与友人一同游览西湖,欣赏湖光山色,品茗论诗,写下了许多描绘西湖美景的佳作。 在《书杭州西湖涉公堂》这首诗中,释保暹以生动的笔触,形象地描绘了西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风尚,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