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宇昭师房

标题包含
宿宇昭师房
与我难忘旧,多期宿此房。 眠云归未得,静夜话空长。 草际沈萤影,杉西露月光。 天明共无寐,南去水茫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始终无法忘记过去的日子,我常常期盼能再次住在这房子里。 想回到过去的云端里却总也回不去,夜晚宁静的时候我们闲聊的时光也很长。 草地上倒映着萤火虫的影子,西边树林中露出月光。 当黎明到来时我们都无法入睡,因为我们前方的路一片迷茫。
去完善
释义
宿:过夜;住宿。 宇昭师:人名,这里指僧侣或道士。 难:难以忘怀。 期:期待;期望。 宿此房:在这个房间过夜。 眠云:指隐居于山林之间。 未得:没有达到;没有得到。 静夜:宁静的夜晚。 空长:指闲谈或谈话时间长。 草际:草丛的边缘。 沈萤影:指萤火虫在夜晚发出的微弱光线。 杉西:西边的小树林。 露月光:指月亮在夜晚发出的光芒。 天明:天色明亮。 共无寐:一起无法入睡。 南去:向南行走或移动。 水茫茫:形容水面广阔无边。
去完善
赏析
《宿宇昭师房》是宋释保暹的一首五言诗。诗中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漫漫长夜的情景,以及他们在自然环境中的感悟和心灵的交融。 首联“与我难忘旧,多期宿此房”中,诗人提到自己和朋友间的深厚感情,表达了两人之间长久的友谊和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而在这美好的时光中,诗人与朋友一起住在宇昭师的房子里,这成为他们难忘的记忆。 颔联“眠云归未得,静夜话空长”描述了诗人和友人在寂静的夜晚畅谈的情景。尽管他们已经疲惫不堪,却无法入睡。他们在宁静的夜晚谈论各种话题,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诗人用“眠云”来形容自己的处境,暗示出他感到自己在云端的飘渺之中,暗示了他内心的思绪起伏。 颈联“草际沈萤影,杉西露月光”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诗人选取了两个典型的景物:草际的萤火虫和杉树旁的露珠反射的月光。这两个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尾联“天明共无寐,南去水茫茫”继续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一起的时光。尽管一夜未眠,但在清晨来临时,诗人仍然感到无比的快乐。他与朋友一起在早晨的阳光中欣赏着南方广阔的水域,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宿宇昭师房》是宋代诗人释保暹的作品。释保暹生活在公元960年至1027年之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非常繁荣,尤其是诗歌,出现了许多著名诗人,如苏轼、黄庭坚等。 在这段时间里,释保暹是一位著名的僧人,他的诗歌充满了禅宗的思想。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他关注个人内心的体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深刻的哲理。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宋初期,此时的社会相对稳定,人们更注重内心世界的探索。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宿宇昭师房”为题,表达了他对宇昭师的敬仰之情。诗中的意境宁静而深邃,表现了作者在佛教信仰中的虔诚之心。同时,也反映了北宋时期宗教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