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自恭州之眉阳相送者六客意不可忘以诗为谢

标题包含
自恭州之眉阳相送者六客意不可忘以诗为谢
所得乃三益,相从非一朝。 龙方卧陇底,鱼肯似阳桥。 月看玉奁满,风吹金烬销。 少留吾亦住,不待楚词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公溯(1054-1126),字子西,号嵩山居士,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苏轼、黄庭坚等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晁公溯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所获得的乃是三份益处,互相追随并非一蹴而就。 巨龙尚且栖息于地下,鱼儿怎会像跃过阳桥一般。 月亮见证了装满玉奁的时刻,风儿吹散了金烬的光影。 稍作停留,我亦会留下,不再等待楚辞的召唤。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恭州:即今重庆市北碚区。 2. 眉阳:位于今重庆。 3. 三益:指三种有益的品德或事物。这里可能是指友情、知识和智慧。 4. 非一朝:表示时间并不短,并非一日之谊。 5. 龙方卧陇底:形容才华横溢的人暂时处于困厄之中。龙比喻人才,陇表示乡野。 6. 鱼肯似阳桥:比喻有才干的人愿意出仕为官。鱼象征才士,阳桥表示仕进之路。 7. 月看玉奁满:描述月色皎洁,如镜匣般明亮。玉奁,古代妇女的梳妆盒。 8. 金烬销:形容金色的烛光逐渐暗淡。烬,燃烧后的余灰。 9. 少留吾亦住:表示短暂停留,暂时歇息。 10. 不待楚词招:意为不需要用楚辞般的诗词来邀请。楚词,泛指优美的诗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所得乃三益,相从非一朝”表达了诗人认为能与这些友人相处是难得的缘分和收获。诗人通过比喻将友人比作沉睡的龙和在水中的鱼,意味着他们都有各自的才华和能力,却又在彼此的陪伴中相互成长。 “月看玉奁满,风吹金烬销”这两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月亮照耀着地面,金色的火花随风飘散,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而“少留吾亦住,不待楚词招”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多留片刻与友人在一起,并不需要借助楚辞来招魂,表现出他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恭州之眉阳相送者六客意不可忘以诗为谢》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公元1254年前后。 在这段时间里,诗人晁公溯生活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当时,金朝已经灭亡,蒙古帝国对南宋的进攻日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家国破碎、流离失所的惨状屡见不鲜。然而,晁公溯并没有被这种艰难困苦的生活压倒,他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晁公溯常常与其他文人墨客相聚一堂,共同探讨文学创作,相互砥砺品行。他与友人一同游山玩水,交流心得,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这段岁月虽苦犹甜,成为了他人生中难忘的时光。 在这首诗中,晁公溯抒发了对自己六位朋友的感激之情。他们陪伴着他度过了一段漫长的旅程,给予了他无尽的关爱和支持。面对国家动荡和生活的艰辛,他们不离不弃,让诗人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诗歌,以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