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东湖看荷花呈愿父

标题包含
东湖看荷花呈愿父
团团隄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 佳人反复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宽阔的道路上无尽行走,每一步都伴随着柳树的绿意。美丽的女子一次次欣赏着荷花,遗憾于无法将它插到自己的发髻上。
去完善
释义
《东湖看荷花呈愿父》是宋代诗人宋自逊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部分词句注释: 1. 团团隄路行无极:这里的“团团隄路”指的是东湖边曲折的堤岸。 2. 一株一步杨柳碧:这句诗形容湖边杨柳的翠绿景象。 3. 佳人反复看荷花:这里的“佳人”是指观赏荷花的人,即诗人自己或者诗人的友人。 4. 自恨鬓边簪不得:这句诗表达了未能亲自采摘荷花插在发髻上的遗憾。
去完善
赏析
《东湖看荷花呈愿父》是宋自逊描绘东湖荷花景象的诗歌。首句“团团隄路行无极”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荷花的茂盛和分布广,表达出诗人在欣赏荷花时的惊喜与赞叹之情。接下来的“一株一步杨柳碧”则用对比的方式进一步刻画了荷花的美丽,彰显了其生机勃发的生命力。 而在诗歌的后两句“佳人反复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中,诗人则将情感转向了观者的惋惜。这里的“佳人”代表了赏荷的人们,他们看着如此美丽的荷花却无法将其摘下佩戴在发髻上,表达了人们对美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无法永存的观点,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哀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东湖看荷花呈愿父》是宋代诗人宋自逊的一首描绘荷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2世纪左右,即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期,然而江南地区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较为繁荣,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宋自逊是一位具有家国情怀的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挫折。他的父亲在战乱中去世,使他深感悲痛。而他在官场上也未能得到重用,这使得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描绘荷花的诗,以此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以东湖的荷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丽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在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的忠诚,这也是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共同特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