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
一室冷如冰,梅花相对清。
残年日易晚,夹雪雨难晴。
身计茧千绪,世纷棋一枰。
曲生差解事,谈笑破愁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房间如同冰窖般寒冷,只有梅花静静开放显得格外清新。一年已经快结束,阳光依旧被风雪遮挡无法看见晴天。生活像一张满是死结的网,世间纷繁复杂就像一盘棋局。然而幸好还有那位善解人意的友人,让我们在谈笑风生中度过难关,打破这城市的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一室:房间。
2. 冰:寒冷。
3. 梅花:梅花的意象往往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质。
4. 残年:晚年。
5. 日易晚:时间过得很快,一天又过去了。
6. 夹雪雨:夹杂着雪的雨。
7. 难晴:难以放晴,意味着天气恶劣。
8. 身计:个人的生计、生活计划。
9. 茧千绪:这里形容生活中的琐事繁多,如同蚕丝交织在一起。
10. 世纷:指世事纷繁复杂。
11. 棋一枰:棋盘上的对弈,比喻世间的纷争。
12. 曲生:酒的别称。
13. 解事:理解世事,明白道理。
14. 谈笑破愁城:用谈笑的方式驱散心中的愁闷。
去完善
赏析
《一室》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但宁静的画面。首联“一室冷如冰,梅花相对清”,诗人以寒冷的室内环境和盛开的梅花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在严寒中的坚韧与不屈。颔联“残年日易晚,夹雪雨难晴”,通过描绘雨雪交加的天气,表现了世事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颈联“身计茧千绪,世纷棋一枰”,则以千丝万缕的茧子和棋盘上的纷争形象地传达了世间纷繁复杂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无奈。尾联“曲生差解事,谈笑破愁城”,则暗示了诗人通过与友人谈笑风生的方式,暂时排解心中的忧愁和烦扰。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心态的作品,充满了深远的哲理意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一室》是南宋诗人宋自逊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政局动荡的时期,北方的金朝不断南下侵扰,而南方的南宋政权则在内忧外患中艰难维持。
宋自逊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屡受挫,一生未得功名。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广泛涉猎经史子集,积累了丰富的学识。此外,他还关心国家时事,关注民生疾苦,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在《一室》这首诗中,宋自逊描绘了简陋的居住环境,表现了其淡泊名利、清静自守的精神风貌。虽然生活困苦,但他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向往着美好的明天。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那个时代人们所普遍追求的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