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长安旅舍纾情投先达

标题包含
长安旅舍纾情投先达
岐路不在地,马蹄徒苦辛。上国闻姓名,不如山中人。 大宅满六街,此身入谁门。愁心日散乱,有似空中尘。 白露下长安,百虫鸣草根。方当秋赋日,却忆归山村。 静女头欲白,良媒况我邻。无令苦长叹,长叹销人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道路坎坷非地远,马行疲惫实艰辛。大城市里虽知名,山中生活更宜人。 繁华城市房子多,谁能为我开家门?烦恼心情常分散,如同空气中的尘埃。 白露时节到长安,昆虫在草根处鸣叫。正值秋收时,想起要归返山村。 美人头上白发渐生,希望邻居能做媒人。别让悲伤长久困扰,那会耗尽人的精神。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岐路:歧途,即岔道。 2. 上国:指都城或地位较高的国家。这里可以理解为繁华的京城。 3. 大宅:指豪门大户。 4. 秋赋:古代秋季征收田赋的制度。这里也可指求取功名。 5. 静女:贞静的女子,这里指良家女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旅途艰辛和思乡之情的诗。开篇以“岐路”为引子,表现出诗人奔波劳碌、疲惫不堪的心情。然而,即便在繁华的京城,他的名声也未能被世人所熟知,相比之下,他更向往山林间的宁静生活。 紧接着,诗人描绘了京城中的繁华景象,却感觉自己无处安放,如同尘埃般渺小无助。随后,诗人通过描写白露、百虫等秋天的景象,唤起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起家乡的静女与挚友,渴望着他们的帮助,让自己走出困境,不要再独自长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羁旅京城的孤独、惆怅和迷茫,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家乡和友人的深切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安旅舍纾情投先达》是唐代诗人刘驾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 在刘驾的一生中,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脱颖而出。他在长安旅舍期间,深感自己才华横溢却无处施展,心中充满了忧愤之情。因此,他写下了这首《长安旅舍纾情投先达》来表达自己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那个时代,士人阶层对功名利禄的追求非常热衷,而刘驾作为一个有志之士,也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抱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愿望未能实现,这使得他对当时的科举制度和社会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失望和不满。 综上所述,《长安旅舍纾情投先达》的创作背景是在一个战乱频仍、科举不公的时代,诗人刘驾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了挫折和困境,但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身的命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