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过白遥岭

标题包含
春过白遥岭
鸟道穿云望峡遥,羸蹄经宿在岧嶤。 到来山下春将半,上得林端雪未消。 返驾王尊何足叹,哭途阮籍谩无聊。 未知遇此恓惶者,泣向东风鬓欲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鸟儿穿过云端远望峡口,瘦弱的马儿经过一夜跋涉翻越高峰。来到山脚时春天已过了一半,攀爬到树林顶端白雪还未融化。我的驾车技巧与王尊相比不值一提,但在哭泣的道路上阮籍感到无比孤独。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像我们一样在此倍感哀愁,面向春风痛哭头发都要枯萎了。
去完善
释义
1. 鸟道:形容险峻的山径。 2. 峡:两山之间的地方。 3. 羸蹄:疲惫的马匹。 4. 经宿:经过一夜。 5. 岧峣:高峻貌。 6. 王尊:西汉成帝时南阳太守,因山贼阻路,返驾而还。 7. 哭途阮籍:阮籍曾到广武山游览,在山上长啸。
去完善
赏析
《春过白遥岭》是罗邺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独特感受。 首联“鸟道穿云望峡遥,羸蹄经宿在岧峣”,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穿过云雾、登上险峻山岭的过程,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鸟道穿云”与“羸蹄经宿”两个词组相互照应,表现出诗人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颔联“到来山下春将半,上得林端雪未消”,描述了春天即将过半时,山下的春天已近尾声,而山顶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的景象。这种对比手法,突显了春季天气变化无常的特点,也表现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 颈联“返驾王尊何足叹,哭途阮籍谩无聊”,运用历史典故,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慨。王尊喻指汉朝大臣王粲,他曾因病辞官回乡,途中写诗感叹路途艰险;阮籍则是指魏晋时期的文人阮籍,他在旅途中写下了著名的《悲愤诗》。这两句诗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如同两位古人一样,充满了忧虑和惆怅。 尾联“未知遇此恓惶者,泣向东风鬓欲凋”,表达了诗人面对眼前的春天景象,不禁想起了自己的遭遇和命运。他感叹自己不知是否还会遇到如此悲伤的时刻,在春风中泪下满面,头发也日渐花白。这句诗透露出诗人深沉的哀愁和对生命的感慨。 总的来说,《春过白遥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全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过白遥岭》是唐代诗人罗邺所作的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46年至907年之间的晚唐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罗邺的生活和心态都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他的家乡位于长安附近,长期受到战乱的影响。尽管他尝试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始终未能成功。在这种背景下,罗邺选择成为一名游历各地的诗人,以表达自己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在这个时代,晚唐社会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皇帝昏庸无能,宦官专权,战争频繁,民生疾苦。然而,春天依然是人们寄托希望和理想的季节,诗人希望通过赞美春天的美好,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