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一路

标题包含
一路
一路颇幽闲,行行又几湾。微茫听竹籁,次第较花颜。林壑千层瀑,茅堂四面山。卜居如得此,日日闭柴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沿途颇为静谧,走过几个弯道。隐约听到竹林的声音,逐渐比较各种花卉的颜色。有千层的瀑布和四面环山的茅草房。如果能够居住在这样的地方,每天都会关闭柴门享受宁静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一路:这里指沿途。 2. 幽闲:宁静安闲。 3.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4. 竹籁:风吹竹子发出的声音。 5. 次第:依次。 6. 花颜:花的颜色。 7. 林壑:树林和山谷。 8. 千层瀑:形容瀑布飞流而下,层层叠叠。 9. 茅堂:茅草屋。 10.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 11. 日日:每天。 12. 闭柴关:关闭柴门,表示隐居避世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五言诗。诗人以沿途风景为主线,展示了清幽、宁静的田园生活。“一路颇幽闲”描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接下来的“行行又几湾”则以动态的画面展现行程中的曲折变化。接着,诗人在细微之处捕捉大自然的声音和形态,“微茫听竹籁”突显竹林的静谧之美,“次第较花颜”则揭示了花卉竞相绽放的美景。“林壑千层瀑”勾勒出了山间瀑布的壮观景象,“茅堂四面山”则表达了诗人所居住的茅屋被群山环绕的美好景致。最后,诗人感慨如果能有这样的居所,将每天都过上紧闭柴门、远离尘世纷扰的生活。整首诗格调清新脱俗,色彩斑斓丰富,勾勒出一幅恬静优美的田园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一路》是中国著名诗人陈昂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这首诗以“一路”为线索,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据考证,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末年,即公元1644年左右。 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严重。陈昂作为一个有识之士,深感社会的痛苦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创作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状况,传达出对人民命运的关切之情。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述“一路”的景致和感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出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一种心态。在面对国家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时,他们既渴望建功立业,又感叹生不逢时。这种矛盾的心态在陈昂的这首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总的来说,《一路》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又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文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