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鸭·玉人家
玉人家,画楼珠箔临津。托微风、彩箫流怨,断肠马上曾闻。宴堂开、艳妆丛里,调琴思,认歌颦。麝蜡烟浓,玉莲漏短,更衣不待酒初醺。绣屏掩、枕鸳相就,香气渐暾暾。回廊影,疏钟淡月,几许消魂?
翠钗分。银笺封泪,舞鞋从此生尘。任兰舟载将离恨,转南浦,背西曛。记取明年,蔷薇谢后,佳期应未误行云。凤城远、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青门外,只凭芳草,寻访郎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和相思之情的词。以下是现代白话文的翻译:
美人居住的地方,精美的楼房和珠帘紧邻着河流。借助微风,五彩斑斓的萧声传递着悲伤,在马背上听到令人断肠的曲调。宴会厅开启时,在浓妆艳抹的人群中,调整着琴弦,分辨着歌声中的愁绪。麝香的烟雾浓郁,玉制的莲花漏指针已低垂,换衣服的时候还没有等到酒意微醺。绣屏遮住了鸳鸯枕头,互相依偎,香气逐渐温暖起来。回廊的影子,稀疏的钟声,淡薄的月光,这些场景让人心生几多感伤。
翠玉的头饰被分开,书信上沾满了泪水,跳舞的鞋子从此蒙上了灰尘。任凭兰舟载着离别的哀愁,转向南边的河岸,背离西边的夕阳。记住明年的这个时候,蔷薇凋谢之后,美好的时光应该不会错过流云。京城遥远,楚地的梅花清香鲜嫩,可以先寄来一枝春天的气息。青门之外,只需依靠那片芳草,就可以寻找到情郎的身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绿头鸭:词牌名,也称为“鸭头绿”。
2. 玉人家:富贵人家的雅称。
3. 画楼:彩绘的楼房,通常指富贵人家的居所。
4. 珠箔:用珍珠串成的帘子,用以形容富贵人家装饰华美的门户。
5. 临津:靠近河边或渡口的地方。
6. 微风:柔和的风。
7. 彩箫:五彩斑斓的箫,这里指吹奏乐器。
8.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的心情。
9. 马上:骑马的时候。
10. 宴堂:宴会场所。
11. 艳妆:华丽的装扮。
12. 调琴:弹奏古琴。
13. 思:思绪。
14. 认歌颦:识别歌声和皱眉的样子。
15. 麝蜡烟浓:指点燃麝香蜡烛所产生的浓郁烟雾。
16. 玉莲漏短:描述时间过得很快,莲花漏刻即将消失。
17. 更衣:换衣服。
18. 酒初醺:刚刚微醺的状态。
19. 绣屏掩:屏风遮掩。
20. 枕鸳相就:比喻夫妇相亲相爱。
21. 香气渐暾暾:香气渐渐浓烈。
22. 回廊影:曲折走廊的影子。
23. 疏钟:稀疏的钟声。
24. 淡月:明亮的月光。
25. 消魂:悲伤、愁苦的精神状态。
26. 翠钗分:翠玉发饰分离,表示分别。
27. 银笺封泪:在白色的信笺上封存泪水。
28. 舞鞋从此生尘:舞鞋不再使用,积满尘土。
29. 任兰舟载将离恨:任凭船只承载着离别之恨。
30. 南浦:水边,常用来象征离别之地。
31. 西曛:夕阳。
32. 佳期应未误行云:美好的约会应该不会耽误行云的流转。
33. 凤城:京城。
34. 楚梅香嫩:楚国梅花的花香鲜嫩。
35. 一枝春:比喻春天的美好景象。
36. 青门外:城门外的青草地。
37. 只凭芳草:仅仅依靠芳草。
38. 寻访郎君:寻找丈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绿头鸭”为题,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在离别之际的心情和期盼。首句“玉人家,画楼珠箔临津”展现了女子的住所,画楼华美,珠箔轻巧,宛如仙境。接下来,词人通过微风中的彩箫声和断肠的马上情,表达出女子心中的哀愁与不舍。宴会中,她弹琴思念,听歌落泪,麝蜡烟浓,玉莲漏短,显得时间过得飞快。
下阕则描述了女子别离后的情景,翠钗分开,银笺封存泪痕,舞鞋渐渐生尘,表达了她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尽管兰舟载着离恨远去,但女子仍记得明年的佳期,相信那时应能重逢。结尾部分,词人以凤城、楚梅和青门外为线索,暗示女子对未来重聚的美好愿望。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出一位女子离别时的哀伤和期待,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绿头鸭·玉人家》是宋代词人贺铸所著的一首婉约派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94年前后,正值北宋中期,社会相对安定,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贺铸本人性格豪放不羁,然而命运多舛,他在仕途上并不得志,时常游离于庙堂与江湖之间,这使得他拥有了更加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深刻的情感积淀。
这一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文学创作的题材、形式也日趋多样化。特别是都市中的文人士大夫阶层逐渐兴起,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喜欢在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抒发自己的情怀。贺铸身为文人墨客,他的《绿头鸭·玉人家》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绿头鸭·玉人家》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既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作者人生际遇的投射。在这样的环境中,贺铸用婉约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使得这首词成为中国古代词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