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别东山
松门石路秋风扫。似不许、飞尘到。双携纤手别烟萝,红粉清泉相照。几声歌管,正须陶写,翻作伤心调。
岩阴暝色归云悄。恨易失、千金笑。更逢何物可忘忧,为谢江南芳草。断桥孤驿,冷云黄叶,相见长安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松树门和石板路的秋风正在清扫道路。似乎不允许尘土飞扬。我们俩手牵手告别了烟雾般的藤蔓,在泉水旁留下了红色粉末的影子。几声歌曲和管乐器的声音响起,正好可以抒发心情,却反而让人更加悲伤。
山间的阴暗颜色与云朵悄然回归。遗憾地失去了千金般的笑容。还有什么事物能忘记忧愁呢?或许只有江南的萋萋芳草吧。断桥边的孤独驿站,冰冷的云朵和枯黄的叶子,这一切都发生在返回长安的道路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御街行:词牌名。
2. 别东山:指离别东山的情境。
3. 松门石路:松树和岩石构成的道路,此处借指自然景色。
4. 秋风扫:形容秋风吹过,扫除尘埃。
5. 双携纤手:两人携手同行。
6. 别烟萝:在烟雾弥漫的藤蔓告别。
7. 红粉清泉:红色的泉水,此处借指美丽的女子。
8. 歌管:歌声和乐器声。
9. 陶写:娱乐、抒发情感。
10. 翻作:反而成为。
11. 伤心调:忧伤的曲调。
12. 岩阴暝色:山岩背后的阴暗景象。
13. 归云悄:云朵悄悄地聚集。
14. 恨易失:遗憾容易消失。
15. 千金笑:形容笑容珍贵。
16. 为谢:为了感谢。
17. 江南芳草:江南的芳草,象征美好时光。
18. 断桥孤驿:孤独的驿站,借指荒凉的地方。
19. 冷云黄叶:冷冷的云朵和黄叶,借指萧瑟的秋天。
20. 相见长安道:在长安的道路重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离别时的忧伤之情。上片以“松门石路秋风扫”开篇,展现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仿佛在告诉人们这是一个不适合离别的季节。然而,现实却是“双携纤手别烟萝,红粉清泉相照”,两位即将分别的恋人在这如画的风景中依依惜别,更显出离别的无奈和伤感。接下来的“几声歌管,正须陶写,翻作伤心调”则暗示了这场离别可能给双方带来的痛苦。
下片以“岩阴暝色归云悄”开始,预示着夜幕降临,离别在即。“恨易失、千金笑”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逝去之痛的惋惜。紧接着,作者又提出了一个疑问:“更逢何物可忘忧?”这是在询问世间是否有可以忘记离愁的事物,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无奈和无法释怀的心情。最后,通过“断桥孤驿,冷云黄叶,相见长安道”的描绘,揭示了未来的重逢之路虽然漫长且艰辛,但依然充满希望。整首词情感真挚,充满了离别的哀伤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御街行·别东山》是北宋著名词人贺铸的一首离别之作。据考证,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098年左右,正值北宋时期。在这一年代,朝廷政治腐败,内外矛盾重重,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在这个时期,贺铸的人生也经历了不少波折。他曾担任武职,但因性格刚直,不善逢迎,仕途并不顺利。他的爱情生活也不如意,与妻子分居多年,感情疏离。在这样的背景下,贺铸开始潜心文学创作,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词之中。
《御街行·别东山》一词,正是贺铸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通过描绘东山之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词中也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词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词藻,成为了北宋词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