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叔父月季再生
瘴海不知秋,幽人忘岁月。
祇记庭中花,几度开还枿。
忆昔移居时,始是青荑茁。
殷勤主人惠,浸灌寒泉冽。
颜色日鲜好,条枝争秀拔。
意无后人翦,喜托先生苃。
海康接儋耳,云水何田蹑。
俯楹独四顾,怅此波涛匝。
闻道海门松,僵枝出繁叶。
困穷不足道,喜有千人活。
不似玄都花,蔌蔌那容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海上迷雾难识秋,隐士忘却岁月流。
只念庭中花儿开,几番轮回又新芽。
回忆当年搬家时,青苗初展嫩绿吐。
主家悉心关照恩,浇溉冷泉情义深。
花儿日益鲜艳好,枝条争相秀挺拔。
无忧旁人剪伐忧,有幸成为先生友。
海康连接儋耳地,行游云水何处寻。
低头看遍四周景,唯余海浪滔滔情。
听闻海上门松事,虽枯仍枝叶茂密。
困苦难以尽倾诉,欣闻千人得救活。
不比京华贵花朵,怎能轻易被人折。
去完善
释义
1. 瘴海:指的是南海一带的地区,因热带雨林气候易生瘴气而得名。
2. 幽人:指隐居之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3. 枿:木瘤。这里指月季树从根部分叉出新芽。
4. 青荑:植物刚发芽的状态,这里借指月季初植。
5. 浸灌:浇水灌溉。
6. 冽:清凉。
7. 秀拔:秀丽挺拔。
8. 后人之翦:指后代的剪伐,即未来的可能性。
9. 先生:这里指月季树的主人。
10. 苃:草木繁殖的地方。
11. 海康:指广东海康县,即今日的雷州市,当时为苏轼父子流放之地。
12. 儋耳:海南的别称。
13. 云水:指流动的云雾和水汽。
14. 田蹑:田野漫步。
15. 俯楹:低头看向屋檐下。
16. 波涛匝:四周全是波涛的景象。
17. 海门松:生长在海边的松树。
18. 僵枝:枯死或被砍伐过的树枝。
19. 繁叶:茂盛的树叶。
20. 千人活:众多人的生存之道。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月季花的诗,诗人以月色、幽人为引子,将读者引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下来,诗人开始讲述月季花的生长历程,从最初的青荑茁壮,到颜色鲜艳,枝条挺拔,再到不受后人剪伐,受到先生的喜爱。这里的“海康接儋耳”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故乡海南岛和海南的另一个地名儋耳,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部分,诗人表达了虽然身处困境,但仍有千人活着,并不像其他的花儿一样容易被摘取。这首诗通过赞美月季花的坚强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次韵叔父月季再生》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创作时间为公元1079年至1112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苏轼被贬谪至黄州、惠州和儋州等地,他的儿子苏过也跟随他一起度过了这段艰苦的岁月。
在苏轼被贬谪的过程中,他的家庭和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然而,在这种困境中,苏过并没有放弃对文学艺术的追求,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创作。他与父亲苏轼一起切磋诗文,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在这个时期,北宋的政治局势也相当动荡。宋哲宗在位时,新党与旧党的斗争依然激烈。新党主张改革,而旧党则主张保守。苏轼虽然因为政治原因被贬谪,但他的文学成就仍然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苏过的诗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父亲苏轼的影响,展现出了清新自然的风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