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大阅

标题包含
春大阅
波澄青海无传箭,我公献纳纡皇眷。 修严武备选车徒,天下虽安不忘战。 车如流水马如龙,甲耀日兮旌蔽空。 搀枪荧惑不敢动,独任朔方无限功。 天威震叠军声壮,会见龙庭焚老上。 燕然碣石与天齐,为公重勒千丈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冠卿(1905年-1989年),原名杨光烈,字冠卿,号松竹斋主人。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教育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杨冠卿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波涛平静的青海湖面没有传递箭矢的信号,您的忠诚奉献得到了皇帝的眷顾。您整顿军队,选拔优秀兵员,即使在和平时期也时刻不忘备战。车辆川流不息,马匹奔腾如龙,盔甲闪耀着阳光,旗帜遮天蔽日。即使有天灾人祸,您也能镇定应对,担负起保卫边疆的重任。天子的威严震撼着军队,期待着在战场上一举焚烧敌人的营地。燕然山上的石碑高耸入云,我们要为您重新树立一座壮观的丰碑。
去完善
释义
1. 波澄青海:波澄,即水波平静;青海,即青海湖,位于我国青海省。这里是形容湖面平静的情景。 2. 我公献纳:我公,指的是朝廷大臣;献纳,是向朝廷进献意见和献策的意思。 3. 纡皇眷:纡,屈尊;皇眷,皇帝的眷顾。这句是说皇帝对大臣的意见表示重视。 4. 修严武备:修严,指整修装备;武备,军事防备。 5. 选车徒:选择兵车和步兵,此处是指挑选士兵。 6. 甲耀日兮旌蔽空:甲耀日,战衣的光芒映照天空;旌蔽空,旗子的数量众多遮蔽了天空。 7. 搀枪荧惑:搀枪,拿着枪矛;荧惑,迷惑敌军。这句是对敌军的描述。 8. 天威震叠:天威,皇上的威严;震叠,震惊畏惧。 9. 龙庭焚老上:龙庭,皇帝临朝的地方;焚老上,焚烧敌人的军队。这里表达了战胜敌军的期望。 10. 燕然碣石:燕然,古代山名,在今蒙古国境内;碣石,古代山名,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附近。这两座山分别有东汉窦宪破匈奴刻石纪功的记载,这里借以比喻击败敌人后的丰功伟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阅兵的盛大场景和豪壮情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全、军事准备的关注和期待。在诗人笔下,阅兵队伍如同流水般连绵不绝,车辆如同游龙般穿梭不息,彰显着国家实力的强盛。同时,诗中也传达了积极应对外部威胁、保卫家园的决心。全诗格调昂扬,充满了对国家与民族的自豪和对军事力量的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大阅》是南宋诗人杨冠卿的一首描写春季阅兵场面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74年,正值南宋时期,金国入侵,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局势之中。 杨冠卿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种种原因未能高中状元。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他深知国家的危机,渴望为国家出一份力。然而,他的愿望并未得到实现,反而因为种种原因而遭受排挤,这使他感到愤懑不已。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府为抵御金国的侵略,加强国防建设,定期举行春季阅兵。杨冠卿作为一名文人,虽然无法直接参与军事行动,但他通过观察阅兵场面,表达了对于国家强盛的期许和对于士兵英勇战斗的赞美。在这首诗中,他描绘了阅兵场面的壮观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祖国未来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