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兴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
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原野上的烟雾萦绕着夕阳下的水边,月亮照耀着秋天的树林。我带着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那种潇洒之情,弹奏着步兵校尉嵇康的古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野烟:原野上的烟雾。这里指傍晚时分的雾气。
2. 含:包含,这里有笼罩的意思。
3. 夕渚:夕阳下的洲渚,指江河湖泊等水域。
4. 山月:山中的月亮。
5. 照:照耀,照射。
6. 秋林:秋天的树林。
7. 中散:指中散大夫,古代官职名,这里代指文人墨客。
8. 兴:兴致,兴趣。
9. 偶:偶然,不期而遇。
10. 步兵琴:指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他曾任步兵校尉,善弹琴,以琴为友,诗中以“步兵琴”代指阮籍。

去完善
赏析
《夜兴》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原野上的烟雾笼罩着水边的景象,山中的月亮照亮了秋天的树林。这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让人想起了魏晋时期的中散大夫竹林七贤,他们在月色下弹琴赋诗,与天地相和,与自然共融。同时,作者也以步兵琴比喻自己的孤独,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和对友情的渴望。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悠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美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兴》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勃之手,创作于公元675年前后。王勃,字子安,出身于官宦世家,年幼时便才华横溢,被誉为“神童”。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波折,曾因一场斗鸡风波被贬为交趾令,后在赴任途中溺水而亡,年仅27岁。
在王勃所处的时代,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社会繁荣昌盛,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与此同时,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士人阶层崛起,文人墨客纷纷投身政治、文学、艺术等领域,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在这种背景下,王勃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才情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赞誉。
《夜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色中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句中流露出作者对时光的惋惜和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王勃作为一位才子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