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别薛华

标题包含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 王勃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能文,九岁指摘颜师古《汉书注》中的错误。...查看更多
隔壁王豆豆
去完善

译文
挥别多时,穷途末路,独自惶惑寻求指引。悲哀的是千里征途,悲痛不已孤独一生。 心事如同随波逐流,生活充满了困苦艰辛。无论是离去还是留下,都不过是梦中的情境。
隔壁王豆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送送:多次送别。 2. 穷路:艰辛的路程。 3. 遑遑:匆忙不安的样子。 4. 问津:寻求渡口。 5. 悲凉:悲伤凄凉。 6. 千里道:漫长的道路。 7. 凄断:悲痛到极点。 8. 百年身:一生。 9. 漂泊:四处流浪。 10. 苦辛:辛苦劳累。 11. 无论:不论,不管是。 12. 俱是:都是。
隔壁王豆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时的伤感和对未来的担忧。首联“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中,诗人以“送送”和“穷路”两个词传达了离别的沉重氛围,同时通过“遑遑”一词表现出诗人独自寻找道路的迷茫心情。颔联“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则以“悲凉”、“千里”、“凄断”、“百年”等词汇渲染了离别之际的悲伤氛围,表达了对别离后的生活难以预测的忧虑。 颈联“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表现了诗人和朋友的心事相同,共同承受生活的艰辛。尾联“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则表明无论离去还是留下,都将面临无法预知的未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牵挂之情。
隔壁王豆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薛华》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675年,当时王勃年仅24岁。在这个时期,他的人生经历了许多起伏。起初,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被任命为朝散郎,这使他名声大噪。然而,他的年少轻狂和直言不讳使他在宫廷斗争中受到了牵连,被贬为虢州参军。在虢州任职期间,他与友人薛华相识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王勃因牵连一桩命案被革职入狱,出狱后开始漫游全国。在此期间,他与薛华分别,于是写下了这首《别薛华》表达离愁别绪。 这一时期,正值初唐盛世,国家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诗歌作为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也在这时迎来了黄金时代。当时的文人墨客们都喜欢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王勃作为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隔壁王豆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