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寒食

标题包含
寒食
故国千峰外,孤舟一水滨。 天涯未归客,江上欲残春。 雁去销魂久,花开坠泪频。 东风吹晚雨,芳草路边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铚(1038-1116),字性之,号汝阴老民,北宋文学家。他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王珪是著名学者,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要职。 王铚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历任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远离故国的千重山峰,我的孤舟独自在水滨。 天涯海角的我仍在远方漂泊,而春天即将离去。 大雁飞远,我已失去活力很久;花儿开放,我却多次落泪。 傍晚时分,东风吹着细雨,我在草地上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去完善
释义
1. 故国:这里指诗人的故乡,即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2. 千峰:形容山脉连绵不断的样子。 3. 孤舟:指诗人独自乘坐的小船。 4. 一水:指一条河或者一条江水。 5. 天涯:指天地的边缘,常用来形容遥远的地方。 6. 未归客:指尚未回到家乡的人,即诗人自己。 7. 江上:指江河的岸边。 8. 欲残春:指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 9. 雁去:指大雁飞走。 10. 销魂:指极度悲伤或痛苦的心情。 11. 花开:指花朵开放。 12. 坠泪:指因伤心而流泪。 13. 频:频繁,多次。 14. 东风:指春风。 15. 晚雨:指傍晚时分下的雨。 16. 芳草:指春天的花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明节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联“故国千峰外,孤舟一水滨”点明诗人所处的环境,远离故乡的千山之外,独自在水上漂泊。颔联“天涯未归客,江上欲残春”则深化了这种离家的痛苦,春天即将结束,而诗人仍然身处他乡。颈联“雁去销魂久,花开坠泪频”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而产生的伤感,看到大雁离去和花朵凋谢不禁令他产生共鸣,感伤落泪。尾联“东风吹晚雨,芳草路边人”则以春雨中的路人为象征,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故里、寻求慰藉的心情。整首诗情感深沉,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食》是南宋诗人王铚所作的一首描绘寒食节景象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3年,即南宋绍兴二十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王铚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在早年曾任职于南宋朝廷,后因与权臣秦桧不合而被罢免,流寓江淮一带。在此期间,他密切关注时事,关心民生,通过诗歌抒发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正处于金、宋对峙的时期,战争频繁,民生疾苦。王铚作为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他以诗歌为载体,表达了对百姓生活困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寒食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人们纪念介子推忠孝精神的节日,这也反映了王铚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认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