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夜久灯花自吐红,岁华已尽尚飘蓬。
身游百越风波外,路入千山雨雪中。
失马旧知无得丧,拂龟那更问穷通。
懒将今古从头数,几度邯郸梦不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幕降临,灯火独自闪耀着红色的光芒,岁月匆匆已过,但生活依旧飘忽不定。我在百越的风波之外生活,前行的路上跨越了千山万水,经历了雨雪风霜。曾经失去的东西我已经不再忧虑,命运的起伏变化我也不再追问。只想在这样的岁月里懒散度日,不去细数那些古今之事,因为世事如梦,每一次醒来都是不同的故事。
去完善
释义
《夜坐》是宋朝诗人王铚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里给出每句的注释:
1. 夜久灯花自吐红:夜久,夜晚时间持续很久;灯花,指油灯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火花;自吐红,指灯火自然呈现红色。这句意思是夜深了,灯光在黑暗中闪烁着红色的光芒。
2. 岁华已尽尚飘蓬:岁华,指年华时光;已尽,已经过去;尚飘蓬,还在漂泊之中。这句是说虽然一年快要过去了,但作者仍像飘蓬一样四处奔波。
3. 身游百越风波外:百越,指南方沿海一带,包括广东、广西等地;风波外,指远离是非纷争的地方。这句是说作者在远离家乡的南方地区漂泊。
4. 路入千山雨雪中:千山,指许多山岭;雨雪,指下雪和下雨的天气。这句是说在雨雪交加的恶劣天气中,作者行走在曲折的山路上。
5. 失马旧知无得丧:失马,指失去的马匹;旧知,过去的认知;无得丧,指对得失、利害无所谓。这句是说作者在过去失去了马匹,但他觉得这并没有什么损失。
6. 拂龟那更问穷通:拂龟,指卜卦中的拂龟壳;穷通,指贫贱和显达。这句是说作者不再通过卜卦来询问自己的命运如何,因为无论贫富他都顺其自然。
7. 懒将今古从头数:懒将,指不愿意去理会;今古,指古今之事;从头数,从头算起。这句是说作者不想再去计算或回顾过去发生的种种事情。
8. 几度邯郸梦不同:几度,指多次;邯郸梦,典出自唐代沈亚之的《邯郸记》,描述卢生在邯郸旅店中做梦娶妻、中举、做官的故事。这句是说就像卢生做的那个邯郸梦一样,作者多次梦见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经历了不同的境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夜坐”,实际是在描述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从容。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独自坐在灯火下,感叹岁月的流逝。他虽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着积极的人生态度。
首联通过描绘深夜的灯光,表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尽管时间已过午夜,但灯光依然照亮着诗人前行的道路,象征着他在逆境中的坚定意志。接着诗人用“岁华已尽尚飘蓬”来表达自己对时光消逝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感慨。
颔联和颈联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反思。他以自身经历为线索,表达了身经百战的坚韧和不惧风雨的勇气。诗人认为,生活中的得失并非绝对的,无论境遇如何变化,都应保持乐观的心态。
尾联则以梦境作为隐喻,表达诗人超脱世俗、不随波逐流的心境。他从古至今的历史长河中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哲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坐》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王铚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初期(1127-1162年),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的历史时期。
在诗人的生平经历中,他少年成名,但一生未仕。他的家族曾显赫一时,但在动乱时期家道中落。这一人生际遇使他对国仇家恨有着深切的感受,对百姓疾苦抱有同情之心。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初年的社会局势紧张,金兵的侵略导致大量民众流离失所。诗人以敏感的诗人才情,描绘了夜坐沉思的情景,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诗篇之中。通过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民族忧患意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