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狼山 其三

标题包含
狼山 其三
行携三尺虎臂杖,归饮十分鱼枕蕉。 饮罢招船歌一曲,冯夷亦合泣潜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外出时带上三尺长的虎形手臂杖,回到家后可以品尝美味的鱼枕蕉。喝完之后在船上唱歌一曲,连河神冯夷也会为之感动落泪。
去完善
释义
1.狼山:江苏南通的一处风景区,因为境内有五山而被称为“五山之宗”。 2.崔敦礼:字仲由,河北清丰人,北宋诗人,代表作有《狼山》组诗。 3.三尺虎臂杖:虎臂杖是一种兵器,此处形容武器的威武,也可以理解为用虎臂杖指代持杖之人。 4.归饮十分鱼枕蕉:指的是饮酒之后感到愉悦,如枕在鱼头上,躺在芭蕉叶上,意指悠然自得的生活。 5.冯夷: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水神,这里可能暗示江水。 6.合泣潜绡:意思是潜藏在江水中悄悄哭泣,表达出对渔舟晚唱的感慨。
去完善
赏析
《狼山 其三》是一首描绘作者在狼山一带游玩的场景和感受的古诗。诗中描述了作者手持三尺虎臂杖游览山水、归来后在船上饮酒并歌唱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如与冯夷共鸣的哭泣声一般深沉。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狼山,其三 临高松岗览兴亡,一断波涛草树荒。 汉武楼船不相见,越王歌舞至今香。 在南宋后期,诗人们逐渐意识到世道的衰颓以及国家的危亡。然而,这并不是一种悲观的调子,而是一种深刻的感慨和昂扬的斗志。例如,崔敦礼这首《狼山其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这首诗创作于宋末元初时期,是诗人崔敦礼对现实环境感到忧虑的体现。当时蒙古大军肆虐中原,南宋政权风雨飘摇,文人墨客们饱受战争离乱之苦,面对这样的时局,心中充满了忧虑。 首联描述了登上狼山的所见所感,通过“一断波涛草树荒”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的战乱以及民生疾苦。颔联则是运用历史典故来抒发对时局的忧虑,以汉武帝和越王的成败为例,表达了诗人的担忧:往昔强大的汉朝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而越国的遗迹却依然留存,这暗示着南宋政权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 总体来说,崔敦礼的这首《狼山其三》不仅反映了他个人忧国忧民的心情,同时也代表了南宋末年许多文人志士的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