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采桑子

标题包含
采桑子
佳人满劝金蕉叶,夜玉春温。 别后黄昏。 燕子楼高月一痕。 年年依旧梨花雨,粉泪空存。 流水孤村。 不著寒鸦也断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佳人们纷纷举杯,饮尽那金蕉叶美酒,夜月光辉,春意融融。离别之后,已是黄昏时分。高高的燕子楼上映着一弯月牙。年年梨花如雨,但是粉泪早已不再。水流过孤村,就算没有寒鸦,也能感受到断肠的哀伤。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蕉叶:指酒器,这里借指美酒。 2. 夜玉春温:形容饮酒的热闹场景。 3. 燕子楼:中国古代建筑名,位于江苏徐州,相传为唐代贞观年间尚书令张说之女关盼盼居所。这里代指思念之地。 4. 梨花雨:指春雨中的梨花。 5. 不著寒鸦也断魂:形容孤独的心境。
去完善
赏析
《采桑子》张良臣这首词通过对“佳人满劝金蕉叶”、“燕子楼高月一痕”等画面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故人深切的怀念。“年年依旧梨花雨,粉泪空存”则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无奈与哀愁。而最后一句“不著寒鸦也断魂”则更强调了这种难以言状的忧伤情感,仿佛连孤独的身影都显得那么哀伤和让人心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采桑子》是南宋词人张良臣的一首佳作。这首词作于南宋时期,时值金朝南侵、朝廷偏安江南之际。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民族矛盾和民间疾苦成为了文人墨客的关注焦点。 张良臣生活在这一时期,面对国家山河破碎的危局,他忧国忧民,以词为武器,抒发爱国情怀。他的词风豪放悲壮,语言质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首《采桑子》正是他这类作品的代表之一。 在这首词中,张良臣通过描绘农村景色,表现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他运用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生动地展现了普通百姓在战乱中的苦难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希望国家能够恢复和平、人民能够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