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
雪花竹屋未全消,寒雀梢头眼擘椒。
纸合不烟梅自放,底能踏湿渡溪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雪花覆盖下的竹屋还未完全消融,寒冷的麻雀在树梢上瞪大了眼睛看着椒子。
纸张被折叠成一个盒子,虽然没有烟熏过,但梅花依然独自绽放,怎能忍心踩湿它渡过溪桥呢?
去完善
释义
雪花:这里指积雪。
竹屋:用竹子搭建的房屋。
未全消:还没有完全融化。
寒雀:寒冷的鸟雀。
梢头:树枝的顶端。
眼擘椒:形容鸟雀的眼睛像辣椒一样红。
纸合:纸张制作的盒子。
不烟:不会冒烟。
梅自放:梅花自然开放。
底能:如何能够。
踏湿:踩着湿润的地方。
渡溪桥:走过小溪上的桥梁。
去完善
赏析
《雪后》这首古诗描绘了冬日雪后的景象。首句“雪花竹屋未全消”写的是雪花飘落在竹林小屋上,还未完全消融的景象。次句“寒雀梢头眼擘椒”描绘了寒冷中的麻雀在树梢上观察四周的情景。第三句“纸合不烟梅自放”则表现出了雪中梅花独自绽放的美丽。最后一句“底能踏湿渡溪桥”意味着人们在雪后不敢轻易踩踏湿滑的溪桥,展现了冬天雪景的宁静与寂寥。这首诗用细腻的笔触呈现了雪后的自然景象,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恬淡闲适的追求和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后江山如画,景短世多乖。杳杳马蹄尘,逐臭市中街。
安得彻清心,一洗区中埃。
共听寒玉响,静看孤鹤飞。
再作衔泥燕,为人理蛛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