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婢态

标题包含
婢态
才入园中便折花,厨头坐语是生涯。 不时掐数周年限,每事夸称旧主家。 迁怒故将瓯碗掷,傚矉刚借粉脂搽。 隔屏窃听宾朋语,汲汲讹传又妄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进公园就摘花,在厨房闲聊是生活。 经常计算着时间的流逝,每件事都夸耀过去的辉煌。 无缘无故地摔碗,模仿别人化妆。 隔着屏风偷听宾客们的谈话,急忙传播错误的信息。
去完善
释义
1. 婢态:指婢女的举止态度。 2. 万俟绍之:生卒年不详,字齐贤,号杜田,南宋文学家、理学家,著作颇丰。 3. 园中便折花:形容迫不及待地采摘花朵。 4. 厨头坐语:在厨房里闲聊。 5. 是生涯:这是她们的生活状态。 6. 不时掐数周年限:不时地计算着过年的时间。 7. 每事夸称旧主家:总是吹嘘过去主人家的事情。 8. 迁怒故将瓯碗掷:因为生气故意摔碎碗具。 9. 傚矉刚借粉脂搽:模仿别人涂脂抹粉。 10. 隔屏窃听宾朋语:躲在屏风后面偷听宾客的谈话。 11. 汲汲讹传又妄加:急忙传播谣言并随意添加细节。
去完善
赏析
《婢态》一诗以生动形象的手法描绘了婢女种种矫揉造作的姿态和心态,表现了她们在生活中的矛盾心理和行为习惯。首句“才入园中便折花”表现出婢女急切地想要展示自己的存在感,强调自己的存在价值;而第二句“厨头坐语是生涯”则表现了她们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平庸。第三句“不时掐数周年限”揭示了婢女对于时间的敏感以及她们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担忧,同时也暗示了她们对于自身地位的不安全感。第四句“每事夸称旧主家”则表现了她们试图通过提及过去的经历来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第五句“迁怒故将瓯碗掷”描绘了婢女在情绪波动时的行为举止,揭示出她们的情绪不稳定和不成熟的一面。第六句“傚矉刚借粉脂搽”则是通过比喻的方式表现出婢女的虚荣心和攀比心。最后两句“隔屏窃听宾朋语,汲汲讹传又妄加”则进一步揭示了婢女的虚伪和无中生有的行为习惯。整首诗以其幽默、讽刺和犀利的笔触深刻地揭示了婢女这一社会群体的心理特征和生活面貌,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婢态》是南宋著名词人万俟绍之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176年,正值南宋孝宗淳熙三年。当时的南宋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但对外妥协退让的形势并没有改变。诗人受到时局的压迫和限制,深感个人无法挽救国家的命运,只能通过诗词来表达内心的忧虑和哀痛。 在这个时期,万俟绍之的人生遭遇也不如意。他曾三次科举落第,壮志难酬。然而他并未因此沉沦,反而更加奋发向前,最终获得了皇帝的赏识,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职位。他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他在词坛上独树一帜。 在时代背景下,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多抒发家国情怀、忧国忧民之情。面对北方的金朝统治者,南宋政府采取消极防御政策,这使得有识之士深感痛心。万俟绍之也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他用"婢态"这一形象来形容当时的社会风气,意在提醒人们要警醒,不要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