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裴晋公
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天上玉书传诏夜,阵前金甲受降时。
曾经庾亮三秋月,下尽羊昙两路碁。
惆怅旧堂扃绿野,夕阳无限鸟飞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四个朝代里忧国忧民,头发变白如丝,却仍保持着龙马般的雄健和仙鹤般的姿态。
从天空中传来玉书的诏令,如同在夜晚接受着皇帝的命令;在战场上,披着金色战甲,接受敌人投降的时候。
那曾像是庾亮的三秋月色,就像羊昙的两路棋子一样闪耀。
但当我回到过去的殿堂,看到绿野被关闭,不禁感到忧伤。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鸟儿飞翔得越来越慢。
去完善
释义
1. "四朝忧国":指作者裴度历经唐朝四个朝代的起起伏伏,为国家忧心如焚。
2. "鬓如丝":形容头发白得像织成的丝线一样,暗示年纪已老。
3. "龙马精神":比喻英勇奋发、精神振作的状态。这里用来赞美裴度的精神风貌。
4. "海鹤姿":喻指风度高雅,气质非凡。
5. "天上玉书":古人想象中的天神传达的天书,这里指皇帝的命令。
6. "诏夜":连夜下诏,强调事态紧急。
7. "金甲":金属制造的战衣,这里代指军队。
8. "受降时":接受敌军投降的时候。
9. "曾经庾亮三秋月":这里以东晋大臣庾亮举兵攻破成汉政权为例,说明裴度曾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10. "下尽羊昙两路碁":这句是诗人的想象之词,表达了对裴度的敬仰之情。羊昙以棋艺著称,这里用他的名字来比喻下棋的高手。
11. "惆怅旧堂扃绿野":诗人表达对已逝时光的感慨和对裴度的怀念之情。绿野指的是景色美丽的乡村田野。
12. "夕阳无限鸟飞迟":这句描绘出一幅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鸟儿在空中悠然飞翔的场景,寓含对裴度过去的功勋和晚年的生活的深深感慨。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唐朝诗人李郢所作,通过对裴度形象的描绘和赞颂,表达了对这位杰出政治家的敬仰之情。首联描绘了裴度的精神风貌:他忧虑国家大事,显示出龙马精神,具有仙鹤般飘逸风采。颔联描述了裴度在战场上接受敌酋投降的英勇形象,表现出其英武之气。颈联用历史典故,赞美裴度的高尚品质,他与三国时的庾亮、晋代的羊昙一样,对国家忠心耿耿。尾联以景结情,抒发对裴度故居的怀念之情。全诗气势磅礴,笔力雄健,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忠臣良将的无尽敬仰与感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裴晋公》是唐代诗人李郢为裴度所作的一首诗。裴度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担任过唐朝的宰相,封晋国公。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裴度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创作时间为唐代中晚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这也正是宦官权势熏天、藩镇割据、朝政腐败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裴度曾两次任相,致力于国家治理,对外平定了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之乱,对内铲除了宦官势力,整顿朝政,使得国家得以恢复元气。在诗人的眼中,裴度无疑是位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
诗人李郢虽然不以才学出众而著名,但他以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裴度的崇敬之情。他在诗中将裴度比作东周的姜太公,赞美其谋略与胆识,同时也暗含了对他命运的担忧。在这首诗歌的背后,既有着对历史人物的深深怀念,又包含着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