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望(三首)

标题包含
春望(三首)
春风先到海东头,春兴催人独上楼。 最是晚来凝望处,曲堤烟柳似皇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解缙、徐渭并称为“明代三大才子”。 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尤以诗词歌赋见长。明武宗正德六年(1...查看更多
小beek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吹拂过海头,春天的兴致让我独自登上高楼。 夜晚时分,我站在那里凝视远方,曲折的河岸与烟雾弥漫的柳树像是一座繁华的城市。
小beek
去完善
释义
1. 春望:描述春天景象的诗歌。 2. 杨慎:明朝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 3. 海东头:指靠近海边的地方,这里指代沿海地区或东方地区。 4. 春兴:春天的兴致或心情。 5. 独上楼:独自登上高楼。 6. 最是:表示在某种场合下最具有某种特性的人或事物。 7. 晚来:时间较晚的时候。 8. 凝望:长时间地盯着看;目不转睛地看。 9. 曲堤:弯曲的河堤。 10. 烟柳:烟雾般的柳树,形容柳树茂盛如烟雾笼罩。 11. 皇州:皇帝居住的京城,这里可以理解为繁华的城市。
小beek
去完善
赏析
《春望·其一》杨慎:“春风先到海东头,春兴催人独上楼”。首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吹拂大地,万物生机勃勃。同时,“先到海东头”也暗示了作者观察的视角,他站在一处较高的位置,俯瞰着整个春天。第二句则表达了作者的心情,春天带来生机和希望,让人情不自禁地登高望远,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春望·其二》杨慎:“杨柳青青古渡头,闻郎江上踏歌声”。此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春天,杨柳青青,春意盎然。古渡口边,传来悠扬的歌声,仿佛是情郎在江边踏歌传情。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春天里的爱情氛围。 《春望·其三》杨慎:“东皇司花太无情,杏花一色浅深明”。东皇指代春天,诗中批评春天给杏花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它们看起来既有深浅,又有明暗,这种无情的美丽让人心生感慨。诗人通过对比春天中的其他景色,强调杏花的独特之美。
小beek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望(三首)》是明朝著名文人杨慎在明世宗嘉靖年间创作的组诗。这个时期,杨慎因“议大礼”事件受到排挤,被贬谪至云南。远离家乡和朝廷的纷扰,他内心充满了孤独、忧国忧民的情怀。 明朝嘉靖年间的政治腐朽,朝纲混乱,倭寇横行,民生疾苦。杨慎身处此时此地,目睹了这些沧桑巨变,但自己的忠诚和才华却无处施展。在这组诗中,他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抒发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既有对往事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盼。 其中一首写道:“春望年年感物华,江山依旧客兴赊。南州水土无贫俭,独抱遗经向海涯。”诗句中表现了作者身为异乡游子,虽身处穷困之地,但依然坚持文化传承的信念和对国家的担忧之情。
小beek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