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六和塔

标题包含
题六和塔
慈恩昔日寄题名,此作江头长短亭。 潮去潮来知几恨,酣歌渔父许谁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年的恩情如同落叶,随波逐流去了何方。 就像那江边的长亭短亭,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如潮水般涌来的往事,如波痕消逝无踪,留下多少遗憾和无奈? 如今只能在醉意中唱起渔歌,与谁倾诉,与谁倾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慈恩:指唐代僧人玄奘所建的寺庙,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雁塔附近。这里是用来比喻六和塔的建筑风格与历史文化内涵。 2. 题名:指在寺庙或其他建筑物上刻名以表示到访或纪念之意。这里指徐侨在六和塔上题写自己的名字。 3. 江头:江边;水边。 4. 酣歌渔父:形容渔民唱歌饮酒的欢乐场景。这里的“渔父”指的是渔民。
去完善
赏析
《题六和塔》徐侨这首诗将佛教的慈悲与世间的人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而深沉的画面。首句“慈恩昔日寄题名”以含蓄的方式传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反思。紧接着的第二句“此作江头长短亭”则是对眼前景物的描绘,将六和塔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第三句“潮去潮来知几恨”是诗人的抒情,通过写潮水的不停更迭,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最后一句“酣歌渔父许谁听”则是以渔夫的形象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显示出他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让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六和塔》是南宋诗人徐侨创作的一首描绘六和塔的诗词。此诗创作于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此时南宋已进入中期,江山破碎,金兵不断侵扰,战争频繁。 徐侨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游览杭州名胜古迹,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他观察六和塔的建筑风格,发现这座古塔经历过战争沧桑却依然巍峨屹立,表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以此为契机,诗人有感而发,借物抒怀,表达对国家山河的担忧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