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教授祖守中逢清以秋菊佳咏见贻次韵奉答

标题包含
教授祖守中逢清以秋菊佳咏见贻次韵奉答
重九寓淮阴,尘嚣忘境寂。 金风徧原野,芳华未销歇。 结友步林坳,秋容正纷发。 疎篱隠士居,丛菊堪怡悦。 淡远异凡葩,清香恋游蝶。 皎如冰作盘,长才无放逸。 广文祖先生,鸡群之鹤立。 挥泪赋新言,群贤皆侍侧。 一编惠远人,捧诵几晨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淮阴的重阳节里,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寂静的世界,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在这个时节,金色的秋风拂过原野,带走了夏天的炎热,却留下了秋天的丰盛与美丽。我与朋友们漫步在树林深处,感受着秋天的韵味。在疏离的篱笆后面,隐居者的住所显得格外宁静,而那一丛丛菊花更带来了无比的愉悦。这种淡然而独特的芬芳吸引着蝴蝶流连其中,宛如冰雪制成的盘子一般洁净,却又富有生气。 广文先生作为我们的领袖,就如鸡群中的仙鹤一般卓然独立。他挥泪抒发心中的感慨,而周围的贤士们也相伴左右,悉心倾听。他赠送给我们的诗篇就像晨光中的一缕阳光,温暖且珍贵,我们早晚都会诵读这些诗句,从中得到智慧与启示。
去完善
释义
1. 重九: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 淮阴: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 3. 金风:秋风。 4. 徧:通“遍”,遍及。 5. 疏篱:稀疏的篱笆。 6. 隠士居:隐士居住的地方。 7. 异凡葩:不同于普通的鲜花。 8. 冰作盘:形容菊花花瓣洁白如冰。 9. 广文:官职名,此处指诗人的朋友祖守中。 10. 鸡群之鹤立:出自成语“鹤立鸡群”,形容人才出众。 11. 一编:一本。
去完善
赏析
赵公豫的这首《教授祖守中逢清以秋菊佳咏见贻次韵奉答》以秋天的景物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心境宁静、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感受。首联“重九寓淮阴,尘嚣忘境寂”描述了诗人在重阳节时身处淮阴,在这远离喧嚣的环境中感受着内心的平静。接下来的“金风徧原野,芳华未销歇”则通过描绘金色的秋风扫过原野的景象,强调了秋天盛开的菊花之美,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宁静的心境。 颔联“结友步林坳,秋容正纷发”写出了诗人在树林深处与友人结伴同行,欣赏着秋天各种美好的景色。紧接着的“疎篱隠士居,丛菊堪怡悦”则以稀疏的竹篱和茂密的菊花丛作为隐士居所的象征,表达出诗人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喜爱。 颈联“淡远异凡葩,清香恋游蝶”赞美了菊花淡雅的香气和别具一格的美,使之与普通的鲜花相比更显出超凡脱俗的气质。而“皎如冰作盘,长才无放逸”则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菊花的洁白与傲霜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其品质的赞美。 尾联“广文祖先生,鸡群之鹤立。挥泪赋新言,群贤皆侍侧。一编惠远人,捧诵几晨夕”是诗人对祖守中先生的赞美之情。诗人将他比作鸡群中昂首挺立的仙鹤,意指他在众多文人之中出类拔萃。同时,诗中还提到祖守中以新作相赠,自己将珍惜这些诗篇,朝夕诵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教授祖守中逢清以秋菊佳咏见贻次韵奉答》是明代诗人赵公豫所作。创作时间是明朝晚期,公元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明朝已经逐渐衰落,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然而,文人士大夫仍然追求诗文创作,寄托忧国忧民之情。赵公豫作为一位文人,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都有着深深的忧虑。他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自然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中提到“秋菊”,这象征着在寒冷的环境中,菊花依然傲霜斗寒,顽强生长。这与诗人在动荡时期的坚韧品质和乐观态度相契合。此外,菊花也是中国传统文人喜爱的一种象征,代表了高雅、纯洁的品质。在这里,赵公豫以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希望与友人共同度过困境的愿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明朝晚期的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秋菊的景致,表达了对自己和友人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这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传达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强信念和乐观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