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颂 其五
书畀姒兮力沟洫,民奠居兮勤稼穑。
降嬴刘兮言水利,嘉邺渠兮夸郑国。
慨元光兮瓠子决,彼鄃封兮河之北。
悼一言兮贻时害,诿天事兮非人力。
昔越守兮得贤侯,虑远久兮为民谋。
镜一湖兮陂万顷,备潴泄兮岁有秋。
宁杀身兮利人,抑洙泗兮称仁。
嗟后来兮私己,田吾湖兮寖湮。
湖之复兮畴继,侯之心兮万世。
酌清流兮撷兰芷,奉明荐兮非昵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把书籍给那些有力气去挖沟渠的人,人民能安定居住是因为他们勤劳耕作。
从赢到刘谈论的都是水利工程,赞美的是邺渠和郑国渠。
感慨于元光年间的瓠子决口,那个在鄃地的分水堤是在河的北边。
痛心地说一句话就能造成很大的危害,却把问题归咎于天时而非人力。
过去越国的郡守得到了贤明的诸侯,考虑到长远和民众的生计。
一个湖泊就灌溉了万亩农田,准备好储存和排泄设施就能确保每年都有好收成。
宁愿牺牲自己以利于别人,这种精神与洙水和泗水并称为仁爱。
叹惜后来的领导者只顾自己的利益,耕种的田地逐渐荒芜。
如果能恢复湖泊的功能,谁又会继承这个伟业呢?侯的心意能够流传百世。
捧起清澈的流水摘下兰芷的花朵,供奉神明并非亲密的祭祀。
去完善
释义
《会稽颂 其五》是清朝诗人诸葛兴创作的一首咏史诗。下面是该诗的部分词语注解:
1. "书畀姒兮力沟洫":“书”指禹的《禹贡》,“畀”意为给予,“姒”指的是禹的母亲修己,这句话的意思是禹通过努力挖掘沟渠来治水。
2. "民奠居兮勤稼穑":“稼穑”指的是农耕活动,这句话赞扬了老百姓勤劳耕种的品德。
3. "降嬴刘兮言水利":“嬴刘”指的是秦始皇和刘彻(汉武帝),这两者都提出了水利建设的思想。
4. "嘉邺渠兮夸郑国":“嘉”是赞美之意,“邺渠”和“郑国”分别指的是三国时期曹操挖掘的漳水十二渠和战国时期秦国的水利工程郑国渠。
5. "慨元光兮瓠子决":“元光”是汉武帝的一个年号,“瓠子”是汉武帝治理黄河决堤的地方。
6. "彼鄃封兮河之北":“鄃”指的是西汉时期水利专家王延世的家乡,这句话歌颂了王延世在黄河治理方面的贡献。
7. "悼一言兮贻时害":“贻时害”指的是给时代带来危害,这句话批评了某些人对水利工程的忽视。
8. "诿天事兮非人力":“诿”是推卸责任的意思,这句话批判了将水利工程失败归咎于天命的做法。
9. "昔越守兮得贤侯":“越守”指的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君主勾践,“贤侯”是对他的尊称,这句话称赞了勾践治理国家的水利政策。
10. "镜一湖兮陂万顷":“镜”这里指鉴湖,“陂”指的是湖泊周围的土地,这句话描述了越国当时的水利设施建设成果。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水利工程与民生福祉的诗歌,诗人在赞美古人重视水利建设的智慧的同时,也对后世只顾私利的行为表示了深深的惋惜。
诗人开篇便提及禹、刘向两位古代的贤君,他们关注民生,注重农田灌溉和水利建设。接着诗人引用了秦国的郑国渠以及汉武帝时期的瓠子决口事件,前者被誉为水利工程的典范,后者则因为领导者的短视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诗人借此表达了应重视水利建设,关心民生,而不能将一切归咎于“天意”的看法。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越国的贤能守将,他远见卓识,为了民生考虑而创建了湖泊,使得农田得以丰饶。他的牺牲精神,使人民得到了利益,这令诗人大加赞许。然后诗人感叹后来的统治者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导致湖泊逐渐被填埋,民生受到极大的影响。诗人呼吁人们应该继承前人的伟大事业,真正将人民放在心上。
最后,诗人借用了《诗经·小雅·鹿鸣》的诗句,表达了愿以清水中的兰芷来献给那些为百姓谋福祉的英雄们的崇高敬意。本诗在对历史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表达了对人民的关怀和对公义的呼唤,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会稽颂·其五》是宋代诗人诸葛兴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乱时期,金、辽等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地区发动侵略,导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
诸葛兴在这个时期度过了他的大半人生。他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文学、哲学等问题。然而,随着战乱的加剧,他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艰难。为了维持生计,诸葛兴不得不放弃学业,投身军旅,参与抗击外敌的斗争。
在南宋初期,由于战乱的影响,许多文人墨客纷纷南下避难,江南地区成为文人士大夫聚集的中心。这些文人在逃避战乱的同时,也在寻找精神寄托,因此文学创作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诸葛兴受到这一氛围的熏陶,也开始尝试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
《会稽颂·其五》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在这首诗中,诸葛兴以会稽山为背景,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抒发了对国家危亡的忧虑之情,以及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的同情。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诸葛兴作为一个诗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