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陈山夫寄别用韵
断烟荒草共幽幽,斜雨抛丝织晚愁。
鸥鸟似知人乍别,飞来飞去渡船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烟雾消散,荒草丛生,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细雨斜飘,仿佛在编织着晚间的忧愁。海鸥似乎能感知到人世的离别,它们在渡口来回飞翔,陪伴着离别的船只。
去完善
释义
1. 天台:地名,位于今浙江省台州市北部,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山水秀美著称。
2. 陈山夫:作者的朋友,具体生平不详。
3. 断烟:断绝的烟雾,这里指天台上空的云雾。
4. 荒草:荒凉的原野上的杂草。
5. 幽幽:形容环境静谧、深远的样子。
6. 斜雨:斜斜飘落的细雨。
7. 抛丝:形容雨水像抛出的丝线一样落下。
8. 织晚愁:编织出傍晚时分令人忧愁的氛围。
9. 鸥鸟:一种海鸟,喜欢在水边生活。
10. 乍别:忽然间分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别离时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离愁之情。首句“断烟荒草共幽幽”渲染了一种荒凉、寂寥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沉郁的基调。接着的“斜雨抛丝织晚愁”则进一步描述了离别的情境,晚雨仿佛是一根根思绪之线,交织出诗人深深的哀愁。而“鸥鸟似知人乍别,飞来飞去渡船头”则通过鸥鸟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台陈山夫寄别用韵》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末年,大约在公元1279年前后。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元朝的统治之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诗人程炎子的人生经历也颇为曲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由于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他选择了辞官归隐。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天台的陈山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由于战乱和动荡的社会环境,他们不得不分离。在离别之际,程炎子写下了这首充满离愁的诗篇。
在程炎子的时代,宋朝已经灭亡,元朝成为了中国的统治者。这个时期,儒家思想逐渐被边缘化,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力得到了加强。此外,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中原地区的文化与草原文化进行了交融,产生了许多新的文化艺术形式。这些时代背景,都深刻地影响了程炎子的思想和创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