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新安五岭
五岭崎岖一步难,白云兼雾羃中间。
行人莫道山多险,更有人心险似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翻山越岭历经艰辛,白云与雾气缭绕其间。
人们不要抱怨山路险阻,更要警惕人心比山高险。
去完善
释义
1. 五岭:地名,位于安徽省境内,这里代指整个山路的险峻。
2.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行走艰难。
3. 一步难:每一步都非常艰难。
4. 白云:自然景象,描绘山中云雾缭绕的美景。
5. 兼:表示同时存在。
6. 雾:自然现象,指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形成的悬浮在地面或近地面的可见混合物。
7. 羃:覆盖的意思。
8. 行人:行路的人,此处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或者旅人。
9. 莫道:不要说,表否定的意思。
10. 多险:非常危险。
11. 人心:人的心思或想法。
12. 险似山:像山一样险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登临五岭为切入点,描绘了地势的险峻和自然环境的壮美。开篇两句“五岭崎岖一步难,白云兼雾羃中间”形象地描述了五岭山路的崎岖艰险以及山中云遮雾绕的景观。诗人运用“一步难”和“白云兼雾”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五岭之行的艰难与挑战。
诗的后两句“行人莫道山多险,更有人心险似山”则从自然山水转向人心,提醒人们在欣赏大自然壮观的同时,更要关注人内心的险恶。通过比较自然界与人类内心的险恶,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现实世界的忧虑。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彰显了诗人独特的人生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新安五岭》是南宋诗人程炎子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69年(宋孝宗乾道五年),正值南宋中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然而,此时的北方领土已沦丧于金国,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依然存在。
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程炎子正处于人生的中年时期,他胸怀壮志,希望为国家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曾参加科举考试,虽然成绩优秀,但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这使得他对现实感到失望,转而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在游历山水的过程中,他将自己的理想和对国家的忧虑寄寓于诗歌之中,表达出深沉的家国情怀。
此外,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儒家思想逐渐受到质疑,禅宗、心学等新兴哲学流派开始兴起。程炎子在游学过程中,受到了这些思想的熏陶,使得他的诗歌创作具有了更加丰富的人文内涵。在他的笔下,山川景物不再是单纯的景观,而是承载了人的情感和历史记忆的载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