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蜡梅

标题包含
蜡梅
画楼人醉烛高烧,滴在寒枝蜡未消。 蘂撇打鶑金弹滑,花悬驱雀彩铃摇。 歌儿戏拍供檀板,妆女轻裁贴翠翘。 酒揭黄封诗嚼淡,时匀乳蜜过山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楼阁中,人们沉醉在灯火辉煌的夜晚。蜡泪滴落在寒冷的枝头还未消融。鸟儿追逐着彩色的金丸而上下翻飞,花朵随风摇曳,仿佛是驱走麻雀的彩铃。歌声伴随着檀板的节奏悠扬回荡,美女们轻盈地梳理着她们的发饰。美酒佳肴与诗意的文字共同构成了这美好的时光,如同品尝着奶香浓郁的甜品,让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释义
1. 画楼:指华丽的楼房,泛指富贵人家的居处。 2. 高烧:即高燃,指烛火燃烧旺盛。 3. 寒枝:寒冷的树枝。这里可能指冬天中的蜡梅枝干。 4. 蜡未消:指蜡烛熔化的蜡还未完全凝固。 5. 蘂撇打鶑金弹滑:指蜡梅花蕾的形状像莺鸟的金色弹丸一样光滑圆润。 6. 花悬驱雀彩铃摇:形容蜡梅花的香气可以驱散麻雀,使其如同听到彩色铃声般被吸引离开。 7. 檀板:檀木制成的乐器,用于伴奏或敲击节奏。这里指歌儿在表演时敲击檀板以助兴。 8. 妆女轻裁贴翠翘:指化妆的女子轻轻地修剪蜡梅花瓣,并用翠翘将其固定。翠翘是一种头饰,形似鸟翅,用以装饰发髻。 9. 黄封:古代黄色纸张封装的美酒。这里特指醇美的美酒。 10. 嚼淡:指品尝淡味的诗句。这里表示欣赏诗歌的感受。 11. 时匀乳蜜过山腰:意指适时地匀洒乳蜜于山腰,用来比喻诗人创作的甘美境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蜡梅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以及诗人对其的喜爱之情。首句“画楼人醉烛高烧”点明了诗人的情境:在一座华丽的楼阁里,人们陶醉于美酒佳肴,蜡烛熊熊燃烧。这里的“烧”字形象地展现了烛光的炽热,与后文的“滴在寒枝蜡未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滴在寒枝蜡未消”一句描述了蜡梅花的特点:尽管天气寒冷,蜡梅树的树枝上仍然挂着尚未消融的蜡质花朵。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体现了蜡梅花的坚韧和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蜡梅花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蘂撇打鶑金弹滑,花悬驱雀彩铃摇”两句,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蜡梅花的形态:花蕊犹如金色的弹珠,光滑圆润;花瓣如同悬挂的彩色铃铛,随风摇曳。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使蜡梅花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歌儿戏拍供檀板,妆女轻裁贴翠翘”两句,诗人进一步渲染了蜡梅花的美丽和人们对它的喜爱。在这里,诗人将蜡梅花比作歌女的表演和美女的妆容,表达了蜡梅花的高贵气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酒揭黄封诗嚼淡,时匀乳蜜过山腰”两句,诗人以自己品尝美酒和吟咏诗篇的形象,表达了蜡梅花带给人们的愉悦心情。这里的“嚼淡”和“匀乳蜜”都是形容诗人品酒的感受,寓意着蜡梅花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还有心灵上的慰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蜡梅》一诗是中国南宋诗人程炎子的名篇,创作于公元1156年左右。在南宋时期,中国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特别是在诗词方面,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程炎子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程炎子所处的时代,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外部,金兵压境,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军事威胁;内部,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作为一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程炎子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间疾苦。他的诗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蜡梅》这首诗描绘了蜡梅花的美丽和顽强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蜡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象征着人们面对困境时坚韧不屈的精神。同时,蜡梅花的美丽也暗示了人间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繁荣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