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周东岩之石门访汾阳氏并呈友人
漫浪江湖脚,周游到石门。
能迎徐孺子,知有令公孙。
话雨灯辉座,酬春酒滟樽。
况逢朋友在,一见必温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哉徜徉于江湖间,周游来到了石门。
热情欢迎徐孺子的到来,深知还有令人敬仰的公孙先生。
谈论着春雨的故事,灯光映照着座位;斟满美酒,共享这春天的盛宴。
更何况遇见这么多朋友在此,一见面必定倍感亲切温暖。
去完善
释义
1. 漫浪:放浪无拘束的样子。
2. 江湖:江河湖泊,泛指四方各地。
3. 脚:足迹,此处意指行程。
4. 周游:四处游历。
5. 石门:指今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一带的石门山。
6. 汾阳氏:指汾阳王郭子仪,此处代指其子孙后代。
7. 徐孺子:东汉时名士徐稺的字,此处用以赞誉周东岩的品质高洁。
8. 令公孙:指贤能的子孙后代。
9. 话雨:谈天气,此处的“雨”是借代修辞,比喻阴晴雨雪等天气变化。
10. 灯辉座:灯火通明的座位,形容夜晚聚会时的情景。
11. 酬春:喝酒庆祝春天的到来。
12. 滟樽:酒满杯,形容酒水丰富。
13. 温存:亲切关怀,表现出热情的态度。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漫浪江湖脚,周游到石门”,表达了诗人对于周东岩远游访亲的期待与祝福。“漫浪”一词生动地描绘了周东岩飘荡江湖的形象,而“周游到石门”则透露出游历的目的地,使得全诗具有明确的方向感。
颔联“能迎徐孺子,知有令公孙”中,诗人以徐孺子和令公孙两个典故为例,赞扬了周东岩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其中“能迎”和“知有”的表达方式更是体现了诗人对于周东岩的敬佩之情。
颈联“话雨灯辉座,酬春酒滟樽”,描述了诗人与朋友在雨中畅谈、共饮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共度美好时光的向往。其中“话雨”和“酬春”的对比,更凸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重视。
尾联“况逢朋友在,一见必温存”则是诗人对友情的深情总结。尽管生活奔波劳碌,但只要有朋友的陪伴,就一定能够感受到温暖的关怀,表达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综上,本诗通过对周东岩访亲的描绘,展示出诗人对其品质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江湖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饯周东岩之石门访汾阳氏并呈友人》,由南宋诗人程炎子所作。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此时正值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朽,社会动荡时期。
诗人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波折。他曾因为科举失利而辗转各地担任幕僚,这段经历使他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后来他因故辞官归隐田园,专心于文学创作。这首诗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
与此同时,南宋时期的政治形势也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当时金兵南侵,南宋朝廷为求自保,采取了一系列妥协退让的政策。这使得许多士人倍感愤懑,他们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程炎子也不例外,他的这首《饯周东岩之石门访汾阳氏并呈友人》正是表达了这种忧虑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