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如庵

标题包含
题如庵
脱略机关一散人,清于兰畹抱幽馨。 抚松细嚼渊明句,瀹茗闲笺陆羽经。 春对风光秋对月,晓观云气夜观星。 世间局面多翻覆,著数虽高亦懒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消解烦恼成隐士,洁净内心如兰花般清幽。 抚摸松树细品陶渊明诗句,品茗之余记录陆羽茶道经验。 春天欣赏风光,秋天则仰望明月;早晨观看云气,夜晚则观察星空。 世界局势变幻莫测,即使智谋再高也懒得去管。
去完善
释义
1. 脱略:形容放开不受约束的样子; 2. 机关:指筹划计策; 3. 散人:闲散的人; 4. 清于兰畹:喻指高尚的情操; 5. 幽馨:清幽的香气; 6. 抚松:抚摸松树; 7. 细嚼渊明句:细品陶渊明的诗句; 8. 瀹茗:煮茶; 9. 闲笺:闲暇时书写; 10. 陆羽经:指关于茶的书《茶经》; 11. 著数:下棋的招数,比喻策略或手段; 12. 翻覆:变化无常。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的描述,表达了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宁静致远的理想。在诗中,“脱略机关一散人”表现了诗人摆脱世俗纷扰的形象,他以高尚的品质和清雅的生活为美。接下来的诗句以陶渊明的典故为引子,表现出诗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情怀。而品茗论道的情境又寓示着与友人共享清雅、畅谈人生的美好。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宇宙自然的感悟都透露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最后两句则是对世事变幻的无常之叹,提醒世人要看清事物的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整首诗风格清新,语言质朴,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如庵》是宋朝诗人程炎子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超脱的禅意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佛门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公元1000年左右(宋朝)的诗坛上,程炎子的诗歌作品独树一帜。他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这使得他对平静安宁的生活有着深深的渴望。程炎子在京城为官期间,经常游历名山古刹,结交高僧隐士,这使他逐渐对禅宗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个时期,佛教禅宗得到了宋徽宗的大力推崇,使得禅宗文化在民间广泛传播,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心灵的慰藉。 程炎子在游历过程中结识了一位名叫如庵的高僧,这位高僧居住在深山古寺,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在与如庵交流的过程中,程炎子深受启发,对禅宗哲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于是,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禅意的《题如庵》,以此表达对如庵和尚及其生活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