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栽松岘

标题包含
栽松岘
钟山山上亦僮僮,吏课何妨使种松。 还似农桑分殿最,亦如榆柳计功庸。 初时出土平如荠,后日横空矫似龙。 每见路傍多合抱,不知手植是谁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钟山的山峰上树木繁茂,作为官员的您不妨种下松柏。这就像对农田和蚕桑的评估,又如同对榆树和柳树的贡献衡量。一开始这些松树刚发芽的时候就像荠菜一样平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生长得直冲云霄,就像矫健的飞龙一般。每次我在路边看到那些粗壮的树木,都会想当年亲手种植的人是谁呢?
去完善
释义
1. 钟山: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一座山峰,是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 2. 僮僮: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3. 吏课:官员的任务或职责。 4. 使种松:指让手下去种植松树。 5. 农桑:农业生产活动。 6. 殿最:古代考核官员成绩,上等为“殿”,下等为“最”。 7. 榆柳:榆树和柳树,这里泛指各种树木。 8. 计功庸:计算功劳,这里是说衡量植树的成绩。 9. 平地如荠:形容刚出土的松树幼苗平整地铺在地上,就像荠菜一样。 10. 横空:在空中横着生长。 11. 矫似龙:形容松树长大后姿态挺拔,像飞龙一样。 12. 合抱:形容树木粗大,需要两个人合抱才能围住。 13. 手植:亲手种植的树木。 14. 侬:同“农”,指农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名为《栽松岘》,作者是南宋诗人马之纯。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于松树生长的赞美和对自然规律的观察。 首先,诗人描述了钟山山上的松树林,强调这些松树并非天生,而是由人工种植而成。“僮僮”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松树的茂盛景象。接下来的两句诗,以农业耕作为比喻,表明尽管担任官员,也要关注植树造林这一重要事务。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松树从发芽到成长的各个阶段,表达了其生长过程中的顽强生命力。最后,诗人用“合抱”来形容茁壮成长的松树,并发出疑问:谁曾亲手种植过这些树木?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松树辛勤培育者的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栽松岘》是南宋著名诗人马之纯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马之纯生活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期,当时金国对南宋的威胁日益严重,国家动荡不安。 在这个时期,马之纯作为一名文人和官员,一直关注着国家的安危。他曾担任庐州通判、福建提点刑狱等职,对民生疾苦有着深刻的了解。在任期间,他努力整顿吏治,关心百姓的生活,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然而,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得到实现,晚年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的生活。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斗争激烈。权臣韩侂胄当政,他对金政策强硬,试图收复失地,但遭到许多大臣的反对。马之纯虽然身处官场,但对时政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反对盲目冒进,主张务实稳健的策略。 在这首《栽松岘》中,马之纯以栽松为题,表达了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松树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品格的坚守和对人生的态度。同时,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诗人也表达了他在面对困境时,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